在B站、愛奇藝等公司實現上市的同時,也有一直準備在A股上市的文化企業卻敲響了退堂鼓。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近段時間包括新麗傳媒、開心麻花和和力辰光在內的3家公司均宣布放棄IPO。業內人士分析,這背后既受到整體上市環境的影響,也與企業自身發展情況有關。 4月3日,和力辰光發布公告稱,公司日前召開第一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終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并撤回申請文件的議案》,這意味著該公司自2016年6月起籌備近三年的沖擊A股之路將暫時畫上一個休止符。
然而,和力辰光并不是惟一一家撤回IPO的文化公司。就在和力辰光對外宣布的同一日,開心麻花也發布公告表示,經過此前董事會審議通過后,公司已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終止審查通知書。除此以外,自2012年起曾三度提交招股說明書、試圖登上A股的新麗傳媒,則在原第二大股東光線傳媒宣布把所持股份出售給騰訊的當晚,即3月11日晚間,正式確認放棄IPO。
23天內,3家公司接連退出,且每家公司退出的原因也各不相同。開心麻花方面表示,終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原因為擬進行股權結構調整,因此經公司研究和審慎決定撤回相關申請文件。而對于新麗傳媒的再次放棄,騰訊方面則曾回應稱,“由于排隊企業眾多,上市等待期較長。因種種不確定因素和公司發展戰略考慮,決定暫時放棄A股IPO”。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信息顯示,截至3月31日,證監會按周公布的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在審企業共計379家,其中上交所在審企業183家,深交所在審企業196家(中小板60家、創業板136家)。“在A股上市能讓企業獲得資金與資源,但如果排隊時間較長,基于自身需求,企業也會選擇其他途徑滿足發展所需,比如引入較為契合的大股東,或者在其他平臺上市,”投資分析師許杉認為,“另外觀察去年以來實現上市的文化公司可以發現,雖然也有橫店影視、金逸影視等,但整體數量并不算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3家公司中,和力辰光日前對財報數據更正后,2014-2016年的凈利潤均較更正前有所減少,少則數百萬元,多則數千萬元,此外據和力辰光2017年半年報顯示,由于《爵跡》、《青云志2》市場表現不及預期,以及聯營公司魚子醬發生虧損,報告期內和力辰光由盈轉虧,虧損幅度超過3000萬元。許杉表示,目前證監會的審查愈發嚴格,像歡瑞世紀在去年就出現了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情況,企業若想實現在A股上市,就需要拿出更為過硬的實力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