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茶閱世界分會場,演員們正在進行茶藝表演。
在深圳西部的經濟大區和產業重鎮——寶安區,文化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關注。
在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上,寶安區堅持走質量型、內涵式的轉型之路,策劃設置了“1+11+14+24”板塊,即1個主場館寶安展區、11個分會場、14個配套文化活動和24個重大簽約項目,著眼在本屆文博會上,加快文創產業集聚,推動創意市場對接,不斷提升寶安文化影響力。
據寶安區文體旅游局副局長柯明介紹,近年來,寶安區堅持從“抓手、平臺、機制、載體”等4個方面精準發力,加大改革創新和服務保障力度,積極培育新產業、拓展新模式、發展新業態、促進新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呈現出格局之變、業態之變、模式之變的良好發展態勢。該區納入統計的文創企業從2013年的730家增加到2017年的2247家,規模及以上文創企業從無到有,2017年已達385家。2017年全區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達211.73億元。
本屆文博會上,位于1號館文化產業綜合館的寶安展區,以“灣區核心、智創高地、共享家園”為創意出發點,將展覽主題命名為“產業生態、智創未來”,展區劃分為“產業格局之變”“產業業態之變”“產業模式之變”三大板塊,設置了“我的文化生活”“我的科技生活”“我的娛樂生活”“我的智能生活”“我的運動生活”“我的虛擬生活”等六大區域,通過“情境+場景化”,沉浸式地展示了42家文創企業代表和116款前沿文創產品,凸顯寶安“共享家園”的文化底蘊和科技內涵。
今年寶安區參展企業、展品和配套活動均實現全面優化升級,實物參展企業數量及展品數量較上屆均增加30%,首次參展企業占52%,14個配套文化活動中有6個活動為首次主辦。參展企業文創優勢突出,既有定軍山科技、寶嘉能源、洛斐客等本土培育企業,又有裕同科技、壹品光電、白狐工業設計等行業領先企業,還有棕櫚體育、領先康體、松崗琥珀交易市場等國際化品牌文化企業。
據柯明介紹,近年來,寶安區通過引入專家評審機制,建立文化產業項目庫,構建了重大文化創意活動綜合評估體系,形成了產業項目專業化、規范化管理的閉環。2017年文博會10個區政府簽約項目的落戶率已達80%。本屆文博會寶安區還將有24個重大文創簽約項目,其中區政府與企業簽約項目9個、街道與企業簽約項目3個、企業與企業簽約項目12個,總投資(交易)金額將達到58.71億元。
柯明表示,對今年的簽約項目,在安排專人對接、協調解決用地用房等問題的同時,寶安區還邀請專家團隊對項目進行評估和指導,確保項目有發展潛力前景。如“數字電影產業基地”致力于“文化+科技”的融合發展,將打造國內首個數字電影全產業鏈生態基地;“寶源前岸文創中心”聚焦“文化+創意”,與F518時尚創意園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打造文化創意產業新高地;“爾體產業園”引進“文化+動漫+電子競技”產業鏈,將打造華南地區最有影響力的電子競技產業孵化之城。
為加快構建產業集群,寶安區還出臺了《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管理辦法》,建立園區認定標準和退出機制,以文創園區為產業載體的創意產業集群不斷完善功能,發揮輻射效應,形成產業集聚和全產業鏈的雙輪驅動模式,初步形成創意設計、印刷包裝、數字視聽、動漫游戲等文化產業集群。統計顯示,寶安區現有國家級文創示范基地1家、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5家、區級以上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地)9家、其他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域6家,總面積達37.09萬平方米,入駐企業1120家。
以定軍山數字電影文化科技創意園分會場為例,定軍山科技入駐寶安3年期間,已從單個園區快速發展為集聚園區,成長為電影科技行業領頭企業,新落成的“數字電影產業基地”可以說是“定軍山數字電影文化科技創意園”的產業升級版,寶安區擬將其打造成電影技術全產業鏈新興產業基地。據深圳市定軍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蔡有學介紹,本屆文博會期間,定軍山分會場將圍繞“文化+科技”,通過展示“多類型電影播映新模式”與“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等最新播映技術,實現放映模式優化與服務升級,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國門、中國文化走向海外。
產業規模的提升帶來了產業業態類別的不斷豐富。柯明表示,寶安區文創產業已實現業態從單一到多元的質變,從文化裝備生產為主的單一業態,到涵蓋創意設計服務、內容創作生產、文化投資運營等全部文創產業九大類別,形成了一批具有寶安特色的文化產業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