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攸關人類存續;生態文明,攸關人類發展。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在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中,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古有“道法自然”的典籍著述,今有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計劃,目的都是致力于把天、地、人統一起來,把自然生態同人類文明聯系起來,按照大自然規律活動,取之有時,用之有度,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中國白酒,自古在釀造上就講究“道法自然,始終如一”的自然哲學,是我國最有特色、最悠久、最持續的生態文化建設行業之一。溯源今天的著名白酒品牌,高端白酒在釀造工藝傳承與技術創新上,均以自然發酵、生態釀造為發展底色。
2022年3月11日,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在2022年投資者溝通交流會上對外宣布:五糧液將按照“補短、強弱、固優”方針,持續補短板、拉長板、升級新動能,全力打造“生態、品質、文化、數字、陽光”五位一體持續穩健高質量發展的五糧液。
生態五糧液,首次推到戰略高位
大國濃香,川酒甲天下。2021年,四川白酒實現營收3451.4億元,同比增長14%,利潤增長24.9%。在營收、凈利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的同時,川酒產量在全國白酒產量占比也已達到53.26%,成功完成了“每二瓶有其一”的發展目標。
作為川酒的第一朵金花,被譽為“大國濃香”、世界名酒的五糧液,不僅在營收、利潤、產量上遠遠高于同行品牌,而且在釀造工藝傳承、技術創新、文化弘揚等方面,也都充分發揮著行業“老大哥”的積極引領作用,為中國白酒成功走向世界,成為世界人民的品飲選擇,作出了顯著貢獻。
眾所周知,2022年初,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進行了領導班子調整。“新掌門人”曾從欽在擘畫企業新藍圖時,提出了以生態為底色、品質為核心、文化為支撐、數字為動能、陽光為保障,全力打造“生態、品質、文化、數字、陽光”五位一體的持續穩健高質量發展的五糧液,加快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酒企。
“生態五糧液”被排在“品質五糧液”“文化五糧液”“數字五糧液”“陽光五糧液”之首,不難看出,五糧液在園區生態文化建設方面的決心。未來,五糧液將大力打造生態化園區、堅持提供生態化產品、全面實現生態化生產,全力打造“生態五糧液”,樹立中國白酒行業生態化發展標桿。
新領導班子將“生態五糧液”作為企業發展的一個底色、一個新的發展路徑提出,不僅很好地契合了國家大生態文化建設時代的發展,也給企業明確規劃出了長遠的發展目標,企業開始向生態文化全面發力。
不言而喻,如今的“中國酒王”五糧液,目標就是要直指“生態文化釀酒大王”。
生態五糧液,致力打造行業新標桿
起源于農業時代的生態文化,在經歷高度發展的工業時代后,如今人與自然的關系,已經轉變到了和諧共生的新的生態文化時代。這既需要精英式的領軍人物、企業、行業去認知和實踐,更需要全人類、全社會的共謀共建這一和諧共生的生態文化。
作為中國白酒行業領軍企業,五糧液率先垂范、義無反顧地擔當起了這一歷史重任。那么,從一粒糧食到一杯美酒,五糧液將如何在“種、釀、選、陳、調”美酒五字訣生態釀造上做出表率,成為行業的生態文化標桿呢?
酒都宜賓,地處四川最南端,與云南接壤。岷江、金沙江匯合成為長江,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城”。綠蔭掩映的岷江北岸,坐落著氣勢恢宏的五糧液產業園區,也是中國最大的生態釀酒基地,水的清冽和城市的熱情在此融合,塑造了五糧液別具一格的美酒特性與品格。
特大型國有企業集團五糧液在爭創“零碳酒企”,喊響長江“零公里”最優釀酒生態圈的同時,將“種在前,釀在后”,狠抓田間“第一車間”建設視為第一要訣。2019年,五糧液就率先在省內外建立起100萬畝釀酒專用糧基地,成立了國內首家省級以上釀酒專用糧研究平臺——四川釀酒專用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聚焦釀酒專用糧高質量發展。
2020年,“五糧液專用糧基地微展館”開館,對外形象展示五糧液“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的演變歷程,可近距離感覺原糧100%可預檢、可追溯、可管控的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體系。
2022年4月20日,以“播種希望之糧,釀造和美之味”為主題的2022五糧液種糧大典在宜賓李莊鎮左灣的五糧液專用糧基地舉行。曾從欽表示:“五糧液以五谷為本、五糧為名,念好種糧‘第一要訣’,方能成就‘大國濃香’”,‘十四五’期間,五糧液將圍繞‘高質量倍增工程’,將現有的100萬畝釀酒專用糧基地升級建設至200萬畝,建好田間‘第一車間’,以‘和美種植’保障‘和美五糧’”。
名優產區、天釀美酒,五糧配方、精華成醇,明初古窖、窖香入酒,全程優選、分層分級,量質甄選、百里挑一 ,陶壇醞藏、味美芳華,風味獨特、歷久彌香,這就是五糧液的品格。
生態釀造,行業標桿,“種、釀、選、陳、調”是確保“生態五糧液”“和美芳華”的美酒五字訣,是“生態五糧液”的發展底色,更是戰略發展新高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