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取代人類?!120萬員工會有隱憂嗎?
近日,麥肯錫報告給出了一個觸目驚心的數據:在包括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在內的自動化發展迅速的情況下,到2030年,全球8億人口的工作崗位將被機器取代。
到那時,中國高達31%的工作時間將被自動化,約有1億的人口面臨職業轉換,約占到時就業人口的13%。那么富士康的一百多萬員工會不會擔心自己將來會被替代掉?
郭臺銘表示:“不會,發展天地更廣了。我們廠里的機器人智慧評估現在大約在人類3-4歲的水平,我們要把它訓練到10-12歲,能夠快速判斷,運用基礎科技5K+5G,看得更準確。很高興國家制定一系列政策,國務院出臺5G將來應用,讓智能制造興旺起來。我們現在做一個產品,當工廠發生錯誤的時候,通過網絡告訴所有廠區,初級機器跟人學習,現在機器跟機器學習,將來機器把錯誤告訴人,人判斷去改善下一個設計,人機良性互動,不會有沖突。”
郭臺銘:2020年后,經濟將會快速慢步前進
郭臺銘認為:“從長遠來看,要看10年、20年,現在要的不是快,而是穩,調結構過程當中,穩增長比快速增長來的重要,因為現在都是要讓這些高科技都能夠生根、結合,要跨行業合作,所以這個需要時間。我認為現在并不是整個世界經濟成長放慢,而是世界經濟進入一個調整過程當中,網絡經濟、數字經濟跟硬件制造技術,包括到實體經濟發展,全世界都面臨大的變革。這個變革需要時間來消化,需要時間來適應,需要時間來學習。所以大家放慢,我覺得是一個好現象,能夠把基礎打好。2020年以后,這個經濟將會很快地快速慢步前進,因為基礎已經打好了。”
郭臺銘:我最看好實體經濟跟數字經濟結合的領域
當記者問到未來最看好哪個領域時,郭臺銘表示:“我最看好的還是實體經濟跟數字經濟結合的領域,會用在智能制造、農業生產、健康、互聯網、安全、監控,這些東西對于社會對于我們人的實際生活都有很重要的需求,對年輕一代,他們是在網絡經濟長大的,他們能夠享受到科技帶來的成果,也能夠同時運用最新的科技。
”
郭臺銘:科技扶貧也是一種扶貧新模式
扶貧是2017年備受關注的話題,郭臺銘表示,除了電商扶貧等模式外,科技扶貧也是一種新的嘗試。“科技扶貧,我們現在也在內部籌劃,明年到偏遠落后的地方,我們有很好的8K影像收音技術,協助當地農業抓蟲,看不到的蟲子可以抓出來,自動化技術機器人做農忙粗活,讓機器人做一些他們不想做的工作,這樣能夠讓他們利用科技的力量來扶貧,這是我們想定的目標。”
郭臺銘:
在互聯網大會的采訪中,多位互聯網大佬都認為,互聯網的下一個風口是人工智能。郭臺銘先生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認同:“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是互聯網的下一個風口??梢杂玫剿屑彝?,方方面面,不只是網絡、游戲、下圍棋,制造與家庭生活甚至于出行,甚至采訪工作,都離不開,被很多人工智能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