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網絡上瘋傳的兩張截圖,相信大家都在朋友圈看見了。
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對待60后創業者的輕蔑態度引起了熱議,有人支持年輕人更有創業精神與創造力的言論,但不少大眾還是以批判的角度看待“朱嘯虎思維”。
或許是見多青年才俊創業后躋身為業界大佬的故事:19歲的扎克伯格創立了Facebook,比爾蓋茨20歲就打造微軟,拉里佩奇和Sergey Brin在23歲時建立谷歌,而杰克多西也是在30歲時創立Twitter……
種種事跡讓“創業”與“年輕”產生了不可言說的聯系,但這兩者一定要并存嗎?年齡歧視的問題只存在于國內部分投資人的心中嗎?作為創業指向標,一直追求平等開放的硅谷又如何呢?
硅谷:性別、種族可以多樣化,但對年長員工閉口不談
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美國勞動者年齡中位數為42歲,而在硅谷的公司中,蘋果員工的平均年齡是31歲,Google和特斯拉是30歲,Facebook和 LinkedIn是 29 歲,曾因為年齡歧視而吃上了官司的Twitter,其員工年齡中位數僅為28歲。
總是倡導公司多樣性的硅谷企業,更多側重于追求性別與種族上的平衡,而提及年齡這一方面,卻總是有意無意地忽視或轉移話題,反復用報告申明自己是多么重視女性員工的福利與健康。
即使年齡成為硅谷“不可說的秘密”,但這顯而易見的歧視還是有據可循的,只需瀏覽各大招聘廣告,就可清晰的發現許多科技公司的職位要求都會強調只招聘應屆生,還有一些公司表示畢業了一兩年的也可以考慮,但是畢業超過兩年的就不會接受了。所以層層篩選后的候選人名單大多數都是20出頭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