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16日上午就中央企業2018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有記者問:今年一季度的利潤里面,有幾成是來自國際市場的利潤?
彭華崗表示,這兩年中央企業在國際化經營方面,特別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方面,力度還是在進一步的加大,國際化經營的水平也是在不斷地提高。
目前,特別是在對外投資方面增長的速度還是很快的,目前我們中央企業的境外投資額約占到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60%,應該說,中央企業還是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約占到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營業總額的70%,已在“一帶一路”沿線開展各種形式的項目合作將近2000個。但是這個事不是馬上做馬上就有效,對效益的影響要長期來看。
記者又問:我們央企有很多國際業務,我想知道國資委這邊在協助央企防范外部風險等方面,有沒有什么具體的舉措?
彭華崗表示,中央企業在境外投資的風險,特別是安全風險。這確實是我們中央企業投資過程中遇到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其實大家知道,這幾年中央企業“走出去”非常不容易,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說中央企業資產沒有人管了,又說損失嚴重了,有這些問題,但不是主流。
為什么說不容易呢?他說,我們雖然改革開放40年了,“走出去”更多是近十年做的事,但是我們看全球市場已經全球化發展了幾十年,尤其是發達國家在全球市場已經掌握了很多好的資源。
中央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可能會到有些動亂的地區,也會遇到一些政治的、戰爭的風險,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隨著我們國家國力的增長,我們要更多依托國家的力量,大家都知道,戰爭地區撤僑也好,外交、軍隊都在積極的努力,這些靠中央企業自身是解決不了的,但是隨著我們國家的發展和強大,這些問題會越來越得到更好的解決。
作為企業自身來說,在投資的過程中、合作的過程中,要評估各方面的風險和因素,要評估政治風險、評估經濟風險,也要評估戰爭、動亂方面的風險,做好這方面的預案。
彭華崗表示,同時,我們在“走出去”過程中,也積極的融入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我想國際化經營會面臨一些風險,但只要我們積極防范,一定能夠妥善的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