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俄羅斯世界杯進入倒計時,因為足球走向世界的中國造“網紅”辣條,再一次吸引了我們的目光。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發布關于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調味面制品》等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辣條國家標準進入“落地”準備階段。
下載APP 閱讀本文更深度報道
征求意見一出,網友們紛紛調侃。辣條國家標準出臺,難道下一步就要申遺了?國足無緣2018世界杯,衛龍為你加油!不知不覺參加了個五百億小項目!2014年底,“吃包辣條冷靜一下”之類的段子風靡網絡,成為段子手們的最愛。2016年歐洲杯辣條走向世界,歐洲杯+啤酒+辣條成為那年夏天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之后的里約奧運會也是所向披靡。毫無疑問,辣條已經成了風靡全球的網紅產品,古今中外都為之著迷。
自古人紅是非多,沒想到辣條紅了是非也不少。隨著知名度越來越高,辣條成功引起了食品安全部門的關注,成為地方食藥監部門抽檢黑榜中的“常客”。2017年,辣條更是成為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題,“辣條上的階層烙印”,專家分析要從食品安全問題切入。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2015年至2017年,全國有15個省份共計131家辣條生產企業的195批次辣條上了食藥監局的“黑名單”。在通報的180起食品安全問題中,食品添加劑不合格是主要原因,其中菌落總數超標占68起,甜蜜素超標占30起。辣條的生產制作過程經常性的被媒體曝光,話不多說,上張圖自己感受。
因為辣條食物中毒導致搶救的事件更是屢屢見于報端。2015年1月21日,廣西岑溪誠諫鎮黎垌小學學前班近6歲的學生劉某因在學校內的小店鋪吃了3包辣條,隨后出現肚子疼和嘔吐等中毒癥狀!2015年3月10日上午,江西省九江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住院部來了兩名特殊的患者,3歲的女童小景(化名)和兩歲的表弟小波(化名),兩個孩子都是因為吃“辣條”導致嘴巴潰爛,緊急從武寧縣泉口鎮轉到了市醫院治療。2016年7月31日,三個深圳孩童吃完“辣條”后,先后出現食物中毒癥狀,被緊急送往深圳龍華人民醫院搶救。其中,一名7歲男孩經搶救無效死亡。
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看似不起眼的辣條,目前年產值竟然能達到500億元的規模。根據鄭州市平江商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全國調味面制品食品市場銷售額已達510億。雖然產值規模巨大,但辣條由于產品品類發展時間短、標準建設滯后,產業安全一直得不到保證。此外,關于辣條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范圍,各地一直存在爭議,甚至出現了地方標準相互“打架”的情況。如按照寧夏的地方標準,辣條為方便食品,不得添加甜蜜素,而依據河南省地方標準,辣條執行糕點類標準,允許限量添加甜蜜素。
因此,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于2016年11月正式提出,調味面制品行業要有國家標準立項,由河南省口岸食品檢驗檢測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機構牽頭,計劃用一年左右時間制定好辣條的國家標準。據參與專家透露,新標準出臺后將會對辣條產業發展起到良好的規范作用。征求意見稿還標明,對于辣條中常見的“大刀肉”等類似肉類食品名稱的標注,應標明產品真實屬性為“調味面制品”。對于5毛類零食的監管一直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此次將其提升到國標的高度,將是對其混亂市場的最好規范,安全問題的最好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