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嶺南考古界的新發現不斷。英德巖山寨遺址入選“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填補了嶺南文明起源階段的聚落考古空白,該發現被寫入今年的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廣州黃埔陂頭嶺遺址和廣州增城金蘭寺遺址也在最近入圍202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初評。
這些嶺南史前考古的新發現,更加生動地勾勒出嶺南先民們別具一格的生活場景,也不斷佐證史前嶺南文明是中華文明形成的重要部分。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嶺南地區正式進入有史可考的時期。在之前的漫長歲月,嶺南地區的先民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樣的房子?用什么樣的器皿?他們與嶺北地區乃至中原文明是否產生過交集?這些問題一直是考古界研究的重點。
近日,記者采訪了多位廣東省的考古專家,他們以近年來嶺南地區的重要考古發現,描繪出從8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先秦時期嶺南人民的吃穿用度變化與文明發展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