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提標改造后的興華街。牛利敏 宋衛東 攝
本報訊(記者 任曉明 通訊員 曉兵)經過6個月的艱苦鏖戰,由太原市城鄉管理局市政公共設施建設管理中心承建的興華街周邊排水系統及道路園林景觀提標改造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興華街7月1日全線通車。
1月2日,興華街周邊排水系統及道路園林提標改造工程啟動。該項目西起和平北路口以西550米,東至濱河西路,長約2.75公里,道路寬度規劃50米。建設內容主要包括道路、排水、照明、交通設施、電力、綠化、配套管線等。改造的重點,便是重建興華街排水系統。建設方在興華街新建了雨水方涵——文興路口以西,為1孔4.2米寬、2米高的雨水方涵;文興路口以東,為2孔3.2米寬、2米高的雨水方涵。
興華街周邊排水系統及道路園林提標改造工程的節點性工程——雨水泵站及調蓄池建設,依舊在快馬加鞭地推進,預計在年底前主體完工。“目前,興華街維持了原有排水系統的暢通,并利用4臺臨時水泵,實現每秒3立方米的抽排量,只能說極大緩解了興華街雨季積水問題。”興華街改造項目負責人牛瑞皓介紹,“雨水泵站投運后,每秒抽排量達到20立方米。調蓄池的設計池容,也達到7.4萬立方米。兩大工程完工后,興華街積水問題才有望徹底解決。”
據介紹,興華街改造難度較大:一是地下管線錯綜復雜,電力、熱力、自來水、煤氣等各類管線錯綜復雜,由于年代久遠交底不明確,造成不必要的設施破壞,后期全靠人工挖掘和修復,拉長了改造周期;二是興華街周邊用戶排水系統復雜,雨污水存在合流錯接情況,而且多數地段地下水位高,且橫跨大黑水河、小黑水河、北排洪渠,西干渠等多個水系統,水量比較大,無法斷水,只能使用長臂挖機和移動泵車進行導改后再進行施工;三是周邊居民商戶較多,上班上學出入頻繁,交通組織難度大,有時只得采取分時、分段施工。
值得一提的是,興華街在我市首次采用0.36平方米的便道磚,厚度也達到8厘米。該便道磚采用仿石材材質,結實耐用并且平整度高、滲水性強,鋪設工藝跟家里鋪設瓷磚一樣,美觀大方上檔次。
對節白蠟作為一種盆景植物,首次栽植在興華街的道路中央綠化帶內。興華街綠化工程對標杭州重點道路綠化模式,在中央路心池栽植對節白蠟等觀賞性強的各種造型植物,并栽植了玉蘭、美人梅等觀賞性樹種,將呈現“梅蘭大道”景觀。
在車流量大、井蓋較為集中的十字路口,則推廣應用防沉降井具,不但承重力更好,而且養護期更短。路燈全部為LED燈,相比常見的高壓鈉燈,每盞每小時可省1千瓦時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