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歐菲光發布了2023年半年度報告。
(資料圖片)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歐菲光實現營業收入 63.15 億元,同比下降 18.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54億元,同比減虧59.52%,虧損幅度收窄;其中第二季度營業收入為36.19億元,環比增長34.22%,同比增長13.69%。
歐菲光表示,2023年半年度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依然包括國際貿易環境變化、下游終端市場消費需求放緩、華為智能手機業務受到芯片斷供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等,并表示隨著訂單量逐步釋放,二季度產銷環比及同比均實現增長,降本增效舉措初現成效,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和經營業績均有所改善。
至此,歐菲光已不再提及國外特定客戶終止采購的影響,可見,雖然歐菲光眼下還沒能實現扭虧為盈,但其正在從被蘋果移出供應鏈的陰影中走出。
從不同地區的收入來看,歐菲光今年上半年在國內市場的收入比重為85.7%,增長了約5個百分點;2021年其在國內市場的銷售收入占比為75.68%,可見失去蘋果訂單后,歐菲光的收入構成還是發生了一些變化。
從不同產品的營業收入來看,今年上半年,光學光電產品、微電子產品、智能汽車類產品、其他業務收入分別為44.40億元、11.61億元、6.16億元、0.98億元,各占總營收的70.32%、18.38%、9.75%、1.55%,其中智能汽車類產品是唯一實現營收同比正增長的,占總營收的比重也增加了約2個百分點,相較2021年的占比增加了一倍。
歐菲光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4.85%,其中光學光電產品、微電子產品、智能汽車類產品、其他業務收入的毛利率分別為0.61%、16.83%、12.84%、4.54%,可見光學光電產品占總營收的比例雖然很高,但歐菲光目前并不能從中獲得太多收益,微電子產品和智能汽車類產品是其毛利率提升的重要努力方向。
如今,隨著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智能汽車相關產品正逐步走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自動駕駛系統、網聯系統、車載信息系統、智能中控等細分汽車電子產品領域滲透率不斷提高。歐菲光表示,車載攝像頭是智能汽車收集、分析信息及圖像的重要途徑,與算法結合從而實現車道偏離預警、汽車碰撞預警等功能,是高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ADAS 中感知層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各主機廠和自動駕駛系統算法端對攝像頭參數配置的要求越來越高,汽車智能化將成為智能手機之后另一個推動攝像頭領域增長的重要動力。
歐菲光表示,其在智能駕駛系統方面,已經布局了車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駕駛域控制器產品線,推出的感知系統解決方案包括前視8M雙目攝像頭模組、5顆周視后視 8M攝像頭、4顆環視3M攝像頭、1顆DMS TOF攝像頭、1顆前向數字式4D毫米波雷達、5顆多模式角環繞雷達、1組純固態激光雷達組合,為實現智能汽車更高階段的自動駕駛提供助力。
如今4D毫米波雷達被視為傳感器領域新的市場熱點,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預測,4D成像雷達將從2023年初開始小規模前裝導入,到2024年定點/搭載量有望突破百萬顆,到2025年占全部前向毫米波雷達的比重或超過40%。與此同時,歐菲光還布局了4D純固態激光雷達,與毫米波雷達形成了對智能汽車感知領域更全面的覆蓋。
此外,歐菲光還推出了DMS+OMS一體機,將駕駛員監測系統與乘客監測系統的功能集中于單顆攝像頭,提供座艙內全場景一站式視覺解決方案。
今年7月,有關CMS電子后視鏡的新國標正式實施,國內電子外后視鏡可以合法上路,隨后,歐菲光表示旗下CMS產品通過新國標強制性檢驗,獲得了多家國內整車廠商的CMS定點項目。
可見,歐菲光正加碼在智能汽車傳感領域的布局。
在新領域,歐菲光還布局了智能門鎖、VR/AR、機器視覺、運動相機、工業及醫療等光學光電業務,目前已有部分產品實現量產,以憑借在智能手機行業中積累的經驗,把握新領業務浪潮來臨的機會。
說起來,歐菲光曾經作為蘋果攝像頭模組的三大供應商之一,也擁有過炙手可熱的時光,2019年一度突破了500億的營收關卡,到如今連年虧損,可謂成也蘋果敗也蘋果。
如今,歐菲光已經進行了業務調整、組織和人事調整,不知道還要堅持多久才能完全走出離開果鏈帶來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