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14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加快轉型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二場發布會,同時也是“推動能源產業綠色轉型”專場發布會。
數據顯示,山西省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全面提速,截至6月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占比42.9%、發電量占比26.8%。優化配置電力系統調峰資源,加快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等項目建設。
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侯秉讓在會上表示,“十四五”以來,山西省能源產業堅持低碳化基地化多元化發展,深入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能源生產方式綠色轉型,加快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持續擴大清潔低碳能源生產供應,2022年并網風電、光伏裝機容量達到4014萬千瓦,新能源及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41.2%,非常規天然氣產量突破110億立方米,氫能、地熱能、新型儲能等加快發展。
電力行業轉型方面,將重點優化煤電裝機結構和提高電力外送能力。預計2023年,全省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28億千瓦,2025年全省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66億千瓦,2027年全省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88億千瓦。
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按照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要求,深化推進電力現貨試點,通過市場化改革引導煤電企業持續開展技術改造,提高技術裝備和經營管理水平。持續健全完善省間電力現貨和中長期市場交易機制,理順價格傳導機制,引導更多企業參與跨省跨區電力交易。挖掘通道富余能力,推動跨省跨區電力余缺互濟,不斷拓展晉電外送市場規模和范圍。
下一步山西還將實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優先開發利用。
堅持高質量開發。統籌優化布局風電光伏和支撐調節電源,分步驟重點建設晉北風光火儲一體化外送基地、忻朔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晉西沿黃百里風光基地、晉東“新能源+”融合發展基地、晉南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基地;加快推進分布式能源多領域融合發展;加快推進生物質能和地熱能開發利用。從聚焦集中式做大做強、分布式做優做精兩方面入手,持續擴大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提高裝機占比。
堅持高水平利用。將抽水蓄能作為儲能發展主攻方向,在源、網、荷三端合理布局新型儲能,形成以抽水蓄能為主、新型儲能為補充的存儲調節體系;優化主網架結構,強化多元化智能化電網基礎設施支撐,提升電力系統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適應能力。加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終端直接利用和多元化非電利用規模,多措并舉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