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紅五月,盡管天氣依然忽冷忽熱,跟過山車似的,但夏天還是大搖大擺地來了。
滿園春花,早已落地為泥,化作養分,期盼來年再度崢嶸。昨夜一場小雨淅瀝,今晨推窗一看,哇,郁郁蔥蔥,一碧千里!
(相關資料圖)
初夏的新綠,綠得嬌艷,綠得動人。想起上小學時每天必做的眼睛保健操。老師一邊帶頭做,一邊提醒大家:“看綠樹,看綠樹,綠色最養眼!”
一個身影突然闖進我的鏡頭:是小區園林工人來為草地澆水。草皮養護,在春季就開始了,而在夏季,還要不斷修整,才能蓬蓬勃勃。
《勞動節,勞動著》。寫下這個再普通不過的標題,自己莫名地有點得意。
下樓,等車。第一次如此近地偶遇導盲犬執勤。
導盲犬服務的兩口子,好像是有點名氣的盲人調音師。看他們提著工具箱、手攙手行進,一臉的平和、淡定,叫人動容。而導盲犬,走走停停,不時側過臉去觀察主人的動作、表情,乖巧得叫人心疼。
《勞動節,勞動著》,再次想到這個標題。于是,莊嚴立定,行了五分鐘“注目禮”。
在朋友的小農場里,鴿子們更加活躍了。每年三四月是鴿子的最佳繁殖期。到初夏,第一撥“小朋友”已進入青春期。
鴿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但春季生育質量最好。五月進入梅雨季,天氣變得潮濕,鴿子繁殖會受到影響。而炎熱的八月,鴿子蛋的孵化率比較低。
一群鴿子突然被地面的小水洼吸引,它們有的喝水,有的梳理羽毛。不遠處,一個小同伴正凝視這自在的一群。突然,它抬起一只小爪,想與大部隊靠攏。眼疾手快的我,立刻摁下快門兒。照片抓拍得相當到位。嘚瑟之余,我為之編了個幽默的主題:《那邊在開會,我去瞧一瞧!》。
有人在網上曬出了猴子泡溫泉的視頻。視頻不知何時拍的,也不知道是何地的猴群,場面特別溫馨。
看猴們極為享受的樣子,網友的跟評來了:“進化到這里剛剛好。再進化一下,就得上班賺錢養家。”
哈,現在的人,腦子轉得賊快,人人都是段子手……
一首童謠《挖呀挖呀挖》,在今年五月突然爆紅。于是,各行各業的《挖呀挖呀挖》出場了,各種版本的《挖呀挖呀挖》生成了……其實我們大多數人并不關心原創是誰、首發是誰,也不羨慕流量給人家帶來多少好處。不就是一首歌謠嗎?上口就好,天真就好,快樂就好。
有人質疑:一首童謠,值得這么火嗎?有家媒體評論得在理:“如果每做一件事情,都先要掰扯一下它的意義,那未免活得太嚴肅、太累了。人們喜歡看、樂于傳播,可能僅僅是因為它看上去很美好,聽上去很舒服,感覺上很治愈。”
不是嗎?當你不由自主地、搖頭晃腦地跟讀,那一刻,就像回到了孩童時代,忘了臉上幾多皺紋,頭上幾多白發。就像一場大雨從天而降,瞬間把什么妝容儀容統統沖個干凈,還了秀才本真。如同網友調侃:把“五一”活出了“六一”的感覺。
人總是要老的。隨著年齡增長,今天這兒不舒服、明天那兒不得勁,已成常態。被朋友們戲稱“外星人”的我,也逃不過這個魔咒。眼下,頸椎腰椎,三天兩頭治療著,還要到醫院種牙。一想到繁瑣的程序和可能的疼痛,神經都快崩潰了。
窗外,一鄰居正在進行“爬行鍛煉”。
大寫的服!
想起進化論。如果該論成立,從猿到人,從爬行到直立,也許不是完全的勝利。君不見,人類的頸椎病、腰椎病有多么普遍!
好了,既然回到青春期純屬“癡人說夢”,那就告訴自己:何必“庸人自擾”呢?
沒人逗你玩,咱們自己逗自己玩。
于是,我們一群老友,在五月三號小聚時,大家矯揉造作,杵著腮幫子合影,做三歲孩童狀,并鄭重命名為:《老頑童假日裝嫩進行時》。
作者:司馬小萌 編輯:李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