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草到安國方成藥,藥經祁州始生香。初夏時節,漫步在安國現代中藥農業園區,藥草如茵,藥香彌漫,既是一場中醫藥文化學習之旅,又不失美的享受。6月15日上午,“巡禮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河北篇”專題活動走進保定安國市,探訪河北現代中藥農業產業和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情況,看安國如何深挖千年藥史,為縣域特色產業發展再添新動力。
安國市現代中藥種業基地。
安國,古稱祁州,藥業始于宋,興于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以“藥都”和“天下第一藥市”享譽海內外,是我國華北地區最大的中藥材批發交易市場。依托千年藥都厚重的文化底蘊,于2016年建設了占地5000畝的安國現代中藥農業園區。
(資料圖)
安國市現代中藥農業園區育苗溫室。
初至園區,走訪團首先來到現代中藥種業基地,頗具科技感的日光溫室、機械化水培的大片苗圃讓大家驚嘆不已。種質資源是農業的“芯片”,通過和中國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幾十所高等院校合作運營,建有3000平方米組培室、14000平方米智能溫室以及300畝品種選育、良種繁育基地,致力于科學育種,提純促壯,突出現代中藥農業“育種、育苗、展示、示范引領”功能。
進入基地的北方珍稀瀕危藥材良種繁育創新中心后,工作人員介紹說:“我們有三個重點培育目標,培育山藥、百合等藥食同源的藥品;培育手參、石斛等野生瀕危藥用植物;培育祁白芷、祁紫菀等八大祁藥。”目前,種業基地全面采用智慧農業系統,利用多種傳感器設定溫室的運行參數,可模擬瀕危中藥材野生生長環境,同時滿足南北方藥材培育種植,為全國及國際市場提供優質、安全、穩定、可控的中藥材種子種苗,助推中藥材種業現代化。
安國市中醫藥文化產業園一角。
“長見識”和“美”儼然成為本次走訪的兩大關鍵詞。瀕危中藥材讓人大開眼界,擁有千余種種質資源的中藥材種質資源圃,大大豐富了參觀者的中藥材知識儲備。而中醫藥文化博覽園中一望無際的虞美人花海,則“搶占”了走訪團的“相機內存”。走訪團成員“小議國事”直言,“這個地方太美了!各種平時只能在藥品說明書上看到的藥材應有盡有,一覽無余。”
據介紹,安國現代中藥農業園區圍繞“種好藥、做好藥、賣好藥、用好藥”的基本理念,融中藥材優良品種繁育、科研、技術推廣和康養旅游等功能于一體,打造了‘一區一園一圃一基地’四個板塊。此外,立足安國中藥材傳統特色產業優勢,園區著力強化創新驅動,提高科技實力,聯合京津冀中醫藥科研單位、高等院校,成立了京津冀中醫藥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吸引了河北省中藥材產業技術研究院、河北中藥材檢測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和科研機構,為園區發展提供了科技、人才支撐,全面提升了產業核心競爭力。
“如今,安國營商環境優良、產業集聚突出,吸引了北京同仁堂、漳州片仔癀、國藥樂仁堂、天津紅日藥業、河南百消丹、北京亞東藥業等多家國內知名中藥企業的入駐。”工作人員介紹說,以現代中藥和健康產業提檔升級為突破口,安國建成中醫藥文化產業園,園內入駐中藥材加工技藝展示體驗、藥膳餐飲、康養旅游等中醫藥康養旅游業態,已成為藥都安國的文旅新地標和城市新名片。
編輯:姜長淼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