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安,不說不,只說行?!?/p>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雄安新區,劉西多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粗嚧巴獠粩嚅W過的“智慧燈桿”,他幾多感慨,就像看著自己一點點長大的孩子一樣。
【資料圖】
劉西多是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咨詢師,主要從事雄安智慧城市及相關領域的工作。他畢業于清華大學,來雄安新區之前,已有世界500強公司、互聯網公司、金融公司等背景的從業經歷。
路網設備維護監管平臺。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馬寧 攝
一根“智慧燈桿”,就是一個信息觸點;一個個觸點匯聚起來,就是一個信息系統。容東片區如今已有的7000多根“智慧燈桿”,藏著雄安新區智慧交通的“密碼”。
“我們這些燈桿叫做多功能智能信息桿柱。上面安裝了紅綠燈、攝像頭、雷達、5G網絡以及各類傳感器,它們采集、匯聚、傳輸圖像數據、雷達數據等,傳到統一的云平臺?!眲⑽鞫嗾f。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的智慧燈桿。資料圖
有了“智慧燈桿”,就能實行“綠波帶”控制。
“綠波帶”控制指的是一種交通信號協同控制方式,就是采用大數據智能分析、多傳感器融合等技術,智能調節主干路上若干個連續交叉路口交通信號燈,幫助車輛實現一路綠燈或少遇紅燈。
記者駕車行駛在雄安容東片區樂安街,正好趕上了一個綠燈,把車速控制在40邁左右,果然體驗到了一路綠燈的暢快。
“綠波帶”控制下,一路暢行。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馬寧 攝
“智慧燈桿”是數字道路的前端觸點,“綠波帶”是數字道路的科學應用,而容東數字道路智慧運營中心則是這一切的“指揮大腦”。
這個“大腦”怎么運作?拿“綠波帶”來說,根據智慧燈桿傳回的數據,中心對數據深度解析,分析后工作人員如果發現某一路段經常擁堵。他們就會同交警信控系統調整信號燈時間,設置綠波車道。優化后,平均車速能提高35%,停車時長能降低31%。
“目前看來,雄安新區是國內做智慧城市最有希望率先成功的地方,所以我就毅然決然地跑過來了?!眲⑽鞫嗾f。
劉西多成長和求學都在北京,父母也居住在北京。結婚后,由于愛人在天津工作,便將自己的小家也安在天津。如今,他又來到雄安工作。
劉西多在雄安新區容東數字道路智慧運營中心。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馬寧 攝
“我的家,也把京津冀協同發展落實得不錯?!眲⑽鞫嘈χf。
來雄安新區工作的這些日子,“挑燈夜戰”是劉西多的家常便飯。一遍遍推敲方案,一點點深入本質,最終一次次成功交付……
他說,對于咨詢師來說,見多識廣是必備技能,除此之外,還要有足夠的敏銳性和洞察力,了解關鍵技術解決方案的核心和本質是什么。
從一根根燈桿看見一座城,從一個奮斗者看見更多奮斗者。
交通治未病,城市“不堵車”。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馬寧 攝
目前,雄安新區在建的數字道路總里程已達200多公里,未來將擴展到500公里。數字道路有了,智能網聯巴士、無人零售車、無人清掃車、無人物流車等多種無人車也正在進入視野。這背后,是眾多“劉西多”這樣的建設者共同努力的結果。
作為全國第一個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建設布局的區域,未來雄安新區將形成人、車、路、物實時互聯互通、實時感知、瞬時響應、智能決策的新型智能交通體系。從暢行,到“不堵車”,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雄安智慧交通建設,未有窮期。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