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這個‘樓門議事廳’真不錯!今天,社區干部和居民們坐在一起,商量自行車亂停亂放的治理方法,討論出了不少好點子。”7月30日,衡水市桃城區中華大街街道福苑社區居民王立長對麗景福苑小區一期3號樓的“樓門議事廳”連連稱贊。
福苑社區“樓門議事廳”,是中華大街街道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多元共治新格局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中華大街街道以基層黨建為引領,以共建共治促共享為目標,以居民實際需求為導向,大力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以“自治、法治、德治”為支撐,實現常態化居民議事機制,凝聚社區共識,促進和諧社區,消除矛盾糾紛,高水平實現“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積極推動社區自治品牌建設。
協商議事聽民聲,助力基層解民憂。為了讓更多居民參與到社區管理、基層治理和平安建設中,中華大街街道充分發揮“居民議事廳”的議事功能,社區定期組織召集居民代表到“居民議事廳”共商社區事務,討論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項決策。街道建立“三級”協商議事平臺,社區“居民議事室”21個、樓院“樓門議事廳”175個、居民“小板凳議事會”360余個,通過強化居民自治,共解決“急難愁盼”問題600余件,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化解在基層。
黨建引領強服務,紅色物業筑典范。中華大街街道全面推進“紅色小區”“紅色物業”示范點創建,進一步傳遞黨的聲音、收集社情民意、調解矛盾糾紛、強化小區物業便民服務功能。各社區通過調研走訪、電話詢問等形式,充分了解各小區當前管理狀態、主要問題、業主意見建議及繳費意愿等,并建立基礎臺賬。截至目前,已填寫調查問卷3560余份、開展調研走訪50余次、征集居民意見建議246條;召開6次物業聯席會,共同商討物業管理問題;推動具備條件的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發揮業主委員會應有的作用,積極促進物業服務向高品質和多樣化轉型升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物業服務新格局。
多點聯動共發力,全民參與換新顏。堅持黨建引領聚合力,街道組織以社區工作人員、幫建單位志愿者、“雙報到”黨員、網格員為主的志愿服務隊伍,積極開展入戶問卷調查、各類法制宣傳,為居民提供反詐騙、消防、反邪教、禁毒、心理健康、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咨詢。從群眾需求出發,找準服務著力點,有針對性開展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對解決矛盾糾紛的不同需求。同時,他們充分用好熱心居民力量,將熱心居民吸納組成志愿者隊伍,在交通勸導、小區巡邏、垃圾分類和矛盾糾紛調解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通訊員 劉師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