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5日,衡水市出現多年以來的最強降水,部分路段的降雨量達到100毫米以上,暴雨褪去后,市區內的部分路段形成大面積積水、淤泥、雜物污染,嚴重影響市民出行安全。為盡快恢復市區道路環境,8月6日開始,衡水市環衛中心啟動特殊天氣應急預案,采取“機械化作業”+“人工作業”相結合的模式,對市區主干道路、便道輔路及易澇點積極開展雨后道路清淤、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確保市區街道整潔和道路暢通,讓暴雨過后的城市恢復往日的整潔和美麗。
按照現有區域工作機制要求,分片區、分路段,科學調度環衛人員及機械等作業力量,以“先主要后周邊”為原則,采取分批次、保重點、人機配合的辦法,出動25輛灑水車、45輛洗掃車、20輛吸塵車、5輛霧炮車、50輛便道沖洗車對市區街道、便道、護欄等進行沖洗、洗掃作業。對機械清理不到的盲區及時跟進人工補掃,確保市區重點道路的衛生保潔。
截至目前,市環衛中心共出動環衛工人2000余人次,清淤作業300多處,清理淤泥垃圾10余噸。榕花大街、中華大街、前進大街地道橋,中華大街河北路以北路西等多條易積水路段的積水、淤泥已沖洗清理完畢。同時,為恢復雨后市區環境衛生質量,市環衛中心將集中力量在一周內對市區所有主干道路,便道淤泥進行全面徹底清理,以最快速度、最高水平恢復整潔有序、干凈宜居的城市環境。(圖片由衡水市環衛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