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采摘、搬運、分揀……近日,在衡水深州市魏家橋鎮東魏家橋村的大棚內,一個個色澤亮麗、果大肉厚的彩椒喜迎豐收,數十名工人在大棚內來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技術有人教,銷售不用愁,現在彩椒成熟了,收購商把車直接開到家門口。這樣就省去了我們的運輸成本,還節約了時間。”種植戶王志中喜滋滋地說。
據了解,魏家橋鎮黨委聚焦農業特色產業提升,積極調整種植結構,以市場為導向,采用“黨支部+合作社+訂單大棚”的發展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大膽引進彩椒種植,充分盤活農村閑散勞動力,積極拓寬村民收入渠道。目前,該鎮建有彩椒大棚20余個,均與山東壽光收購商簽訂訂單,今年預計每畝產量8000余斤,畝均收入4萬元。
東魏家橋村通過彩椒種植,很好地解決了本村及周邊村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每天穩定用工20余人。趙家村村民袁芬一邊采摘彩椒,一邊說:“從剛開始的種苗、除草到現在的采摘,干了三四個月了,一天能掙60塊錢,在家門口務工方便,顧家、掙錢兩不誤。”
近年來,深州市全力推動一鎮一主業,一鄉一特色,鼓勵引導鄉鎮立足實際,優化農業種植結構,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發展農業新型業態,加快培育多元化農村產業融合主體,為農民增收開辟新路子,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圖片由深州市委宣傳部提供)
通訊員 任玉靜 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