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邑香果樹 中國最美果樹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成都8月14日訊(記者 張潁)8月13日,四川成都大邑縣在經過歷時3個月的制定工作方案,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收集審批申請的基礎上,7名認養人集中認養了11株二級以上古樹名木,這種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共保古樹名木新模式在成都還屬首次。
古樹名木是活著的文物,具有重要的生態、歷史和科研價值。大邑縣 江鎮三元場村 江河兩岸滿眼皆綠,一株樹齡千年的古楨楠樹蒼翠欲滴,一場古樹名木集中認養儀式正在千年古樹下舉行。大邑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被認養古樹所在村(社區)與各認養人簽訂了《大邑縣古樹名木認養協議》,約定了三方責任,并頒發認養證書。工作人員還現場介紹了樹木養護方法及養護要領。
如何才能認養古樹名木?大邑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有認養意愿的愛心單位和個人,可以到該局報名,自愿認養、無償養護。該局將根據報名先后、認養者距離遠近、能力技術水平等,確定是否能認養及認養株數。認養期限至少1年,最長不超過3年。認養期內認養人除享有署名權、義務植樹盡責認證等權利,還將切實擔負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職責。
近年來,大邑憑借優越的自然稟賦,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氣候地理環境,孕育并保存了1378株古樹名木,樹齡千年的古樹多達9株,樹齡五百年以上的一級古樹24株,樹齡三百年以上不滿五百年的二級古樹75株。
同時,大邑縣對全縣范圍內的古樹名木(含古樹群)進行調查摸底并掛牌保護,累計排險復壯保護古樹175株,建成太鵬鯨柏古樹公園和大邑香果樹古樹公園2個省級古樹公園。
下一步,大邑縣將以“一樹一檔”完善更新古樹信息,堅持“一樹一策”保護策略,推進瀕危、衰弱古樹搶救性復壯;利用線上+線下的方式,講好古樹名木故事,展示古樹名木風采和保護成效,發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營造人人愛護古樹名木的濃厚氛圍。
(圖片由大邑縣委宣傳部提供)
原標題:首單簽訂!成都大邑11株二級以上古樹名木有了“樹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