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1年上)》(以下簡稱《半年報》)。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總裁成家軍表示,截至目前,有800余家銀行機構和理財公司與全國銀行業理財登記系統聯網,累計登記理財產品196萬只,理財產品投資交易、底層持倉和投資者信息3.27億條。
《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25.8萬億元,同比增長5.37%,上半年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4137.51億元。另外,《半年報》還為銀行理財投資者詳細“畫像”,個人投資者仍是理財市場主力。
累計兌付客戶收益超4000億元
2021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保持穩定。《半年報》顯示,2021年1-6月理財產品累計兌付客戶收益4137.51億元。其中,銀行機構累計兌付投資者收益3358.18億元;理財公司累計兌付投資者收益779.33億元,同比增長8.74倍。
2021年6月,理財產品加權平均收益率為3.52%,較年初減少37bp,但較去年同期增加7bp,高出10年期國債收益率42bp。上半年,理財產品加權平均收益率最高為3.97%、最低為2.96%,收益率波動相對平穩。
《半年報》認為,隨著產品結構改善與機構管理能力逐步提升,銀行理財將進一步發揮其自身特點,在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專業化服務的同時,培育金融投資深度,普及長期理性和價值投資理念,為投資者財富實施跨時期、跨市場的優化配置,不斷引導投資者樹立長期穩定的投資理念。
凈值化轉型進入沖刺階段
2021年上半年,監管部門在資管新規確立的行業頂層管理框架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補充與細化的銀行理財監管制度,今年上半年先后出臺《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關于規范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符合國家戰略、金融規律與理財特色的監管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同時,完善ESG有關監管政策框架,引導推動銀行保險機構發展綠色金融。強化消費者保護,加大對違規展業機構的通報與處罰力度,并持續開展定期通報,嚴監管強監管成為常態。
在監管政策引領下,銀行理財業務轉型進展顯著,大幅壓縮老產品規模,產品結構明顯改善,產品體系進一步豐富。
《半年報》顯示,一是理財產品凈值化進程有序推進,截至6月末,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0.39萬億元,占比近八成,同比提高23.90個百分點;二是存量資產處置有序推進,理財業務規范化轉型效果明顯。保本型產品持續壓降,截至6月末,存續余額0.15萬億元,同比減少90.68%;三是長期限產品發行力度穩步提升,6月,全市場新發封閉式產品加權平均期限281天,同比增長39.99%;四是開放式產品規模及占比不斷上升,上半年,開放式產品募集金額占比93.90%,募集資金同比增長10.09%。
機構方面,理財公司異軍突起。上半年,共有2家外資控股理財公司和2家銀行理財公司獲批籌建,截至6月末,理財公司已籌建28家,較去年同期增加8家,產品存續規模10.01萬億元,占理財市場比例達38.80%,已成為理財市場存續規模最大的機構類型。
ESG理財募資超百億元
在產品、機構、市場有序發展的基礎上,銀行理財產品有效支持實體經濟。截至6月末,銀行理財產品大力支持實體經濟,其中投向債券類資產19.29萬億元、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3.75萬億元、未上市企業股權等權益類資產1.17萬億元,實現理財資金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有效對接,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市場通過認購綠色債券等方式,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參與塑造和完善ESG投資體系,助力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理財市場新發ESG主題理財產品18只,累計募集資金超100億元。截至6月末,全市場ESG主題理財產品存續余額超400億元,較年初增長約50%,同比增長超2.14倍;全市場理財產品投向綠色債券超800只,投資規模超2000億元,較年初增長16.79%,同比增長26.46%,為我國綠色經濟轉型提供有力資金支持,在實現財務回報投資目標外,兼具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等多層目標。
理財投資者畫像明晰
伴隨著銀行理財市場日益成熟,投資者隊伍繼續壯大,投資收益保持穩定。
《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到6137.73萬,較年初增長47.45%,同比增長137.71%。其中,個人投資者達到6114.09萬人,占比99.61%,較年初增加1965.99萬人;機構投資者23.64萬家,占比0.39%,較年初增加9.26萬家。可以看出,目前理財市場投資者的絕對主力仍是個人投資者。
從投資產品風險偏好來看,中低風險產品更受投資者歡迎,產品風險等級越高投資者平均持有金額普遍越多。其中,個人投資者風險偏好集中在二級(穩健型)和三級(平衡型)。2021年上半年,各月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中,各類風險偏好投資者的數量占比整體保持穩定,投資風格相對保守。從數據來看,風險偏好為二級(穩健型)和三級(平衡型)的投資者數量最多,月平均占比分別為32.49%和33.14%。
展望未來,《半年報》表示,下半年,理財市場將嚴格落實監管部門要求,充分利用資管新規過渡期收官的關鍵時期,持續堅定不移地推進理財業務轉型,規范理財業務發展,履行誠信盡責的受托責任,強化消費者保護,加強合規建設,加大對社會責任投資的支持力度,更好為實體經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