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殷紅在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年會上表示,《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的推出填補了目前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標準的空白,有利于提升環境信息披露的水平和質量。
強化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是綠色金融體系的“五大支柱”之一,今年8月,央行公布最新綠色金融標準——《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下稱《指南》),由工行牽頭起草。《指南》的發布標志著我國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試點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進入有政策引導、有依據可循的階段。
在殷紅看來,《指南》既和國際接軌,又立足于中國的實際情況。《指南》首先提出了一個指導性的框架,包含披露的原則、形式以及內容等等,做到了同國際上的TCFD氣侯財務信息披露框架相銜接。同時還具有實踐性,在正式下發之前,人民銀行已經下發至綠金改革試驗區進行試點,例如湖州、江西已經實現了全域的環境信息披露。
強化環境信息披露能夠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利于降低投資的不確定性。據殷紅介紹,《指南》的發布受到央行、投資人和金融機構的廣泛關注,填補了目前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標準的空白,有利于提升環境信息披露的水平和質量。
會上,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正式發布了“環境信息披露線上系統”,旨在為金融機構開展環境信息披露提供方法和工具支持,并通過標準化、系統化、流程化的模式提高披露效率。
除了環境信息披露,殷紅也介紹了工行在“雙碳”目標下的諸多舉措,作為綠色金融“頭雁”,工行率先落實國家各項戰略部署,積極推進金融支持“雙碳”目標實現。今年6月,工行綠色貸款突破2萬億元,綠色債券承銷和投資規模在同業領先,同時加強相關業務產品的創新,推進自身綠色低碳轉型,目前線上的網絡金融業務比例已達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