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央行在月初連續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已成常態。不過,就在今天(11月3日),這一情況有了變化。
11月3日,央行7天逆回購操作放量,從此前的100億調整為500億。這在月初流動性總量相對充裕的時期是較為少見的。對此,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今日央行加量操作,展現了央行言行一致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姿態,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保持貨幣市場利率圍繞央行操作利率平穩運行。
據記者觀察,當日操作后,貨幣市場DR001、DR007等各期限利率均有所下行。
逆回購操作加量至500億
光大銀行分析師周茂華對第記者表示,這主要是由于近期市場流動性面臨一些短期因素干擾,央行調節政策需要保持一定靈活性,即通過MLF(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等多種工具,靈活對沖,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
所謂影響資金面的短期因素,據廣發證券(000776,股吧)分析,一是政府債發行規模下降,本周發債規模為2110億元,周三國債發行量較大,單日發行量1360億元。政府債凈繳款(剔除到期)規模亦下降,為2373億元。二是由于在10月末央行連續多日進行大規模逆回購投放,本周共有萬億元逆回購到期,到期壓力較大;三是本周同業存單到期2900億元,上周為4057億元。四是10月末財政支出對流動性有補充作用,但10月是支出常月,對流動性補充不及9月。
“近期資金面受繳稅、MLF及公開市場工具到期量較大,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上量及財政支出等短期因素影響,央行需要適度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熨平資金面波動。”周茂華對記者稱。
而從市場利率走勢整體平穩看,央行操作已達到預期效果,市場對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已有較充分的預期。逆回購操作后,11月3日,貨幣市場上各期限利率均有所下行。其中,DR007加權平均利率收報2.1163%,較前一日下降4.23BP;DR001加權平均利率收報1.9851%,較前一日下降11.97BP;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方面,短端品種多數下行,隔夜品種下行12.6BP報2%,7天期下行4.8BP報2.137%,1個月期上行0.3BP報2.397%。
“央行操作一方面體現靈活性,另一方面,釋放流動性將使資金面保持平穩狀態,以平抑短期擾動。”周茂華說道。
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
除了本周,整個11月來看,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流動性仍面臨一定壓力。
分析具體原因,信達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李一爽表示,首先,11月貨幣發行與外匯占款可能仍僅微幅變化。11月繳準基數通常小幅回升,法定存款準備金或增加千億左右,對流動性影響偏負面。其次,新增專項債盡量于11月底發完,疊加國債發行規模或繼續放量,11月政府債凈供給或仍接近萬億規模;與此同時,11月財政收支差或超萬億規模,綜合來看11月政府存款環比減少約1500億元左右,略低于2019~2020年均值水平,對流動性將形成一定支撐。第三,11月逆回購、MLF大規模到期。
“預計央行在11月仍將加大逆回購投放規模補充流動性。”李一爽稱。
央行對于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態度,從近期央行官員的公開表態中可見一斑。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四季度央行將綜合考慮流動性狀況、金融機構需求等情況,靈活運用MLF、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適度投放不同期限流動性,熨平短期波動,滿足金融機構合理的資金需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實施在增加流動性總量方面也將發揮一定的作用。
孫國峰還稱,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以我為主、穩字當頭,做好跨周期調節,統籌考慮今明兩年政策銜接。央行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效能,穩定銀行負債成本,推動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業內普遍預計11月資金利率整體仍將維持平穩,圍繞政策利率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