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央行公告稱,當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操作期限為7天,操作利率為2.20%。 ]
從100億元到500億元再到1000億元,步入11月以來,央行不斷加大逆回購操作力度。
11月8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操作期限為7天,操作利率為2.20%,與前期持平。這是央行本月連續第二個交易日開展千億逆回購操作。
在業內人士看來,央行在月初就加大逆回購投放數量,體現了維穩資金面的決心。多數觀點預計,未來央行將繼續以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等操作為主,適時適度投放不同期限流動性,同時輔以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另就本月MLF操作來看,多家機構預計,等額續做是大概率事件。
逆回購放量至千億
步入11月,央行連續6個交易日開展7天期逆回購操作,且規模越來越大。
先是11月1日及2日,央行分別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隨后,11月3日和4日,逆回購操作放量,達500億元;11月5日和8日,逆回購操作規模進一步擴大至1000億元。操作利率則均維持2.2%不變。
東吳證券(601555,股吧)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李勇對記者表示,央行加大逆回購投放量,系維護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符合其一貫操作思路。據Wind資訊統計,本周(11月8日至14日),共有2200億元逆回購到期。
“10月底央行為助力資金平穩跨月,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大幅放量,造成11月月初逆回購到期規模較大。因此,逆回購繼續放量有利于對沖資金面壓力,引導市場利率平穩運行從而維護流動性。”李勇稱。
中信證券(600030,股吧)研究所副所長明明也表示,央行此舉表現出維穩資金面的決心。在面臨大量的流動性回籠的環境下,央行并沒有持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而是兩次增加逆回購操作至1000億元。相應地,資金利率進入11月后持續下行,隔夜利率進一步回落至2%以下。
此前市場普遍擔心11月政府債券供給壓力增大導致流動性缺口擴張,如今來看,在央行增加逆回購投放規模之下,資金面不穩定的擔憂有所緩解,市場資金利率也出現下滑。
最新數據顯示,11月8日,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短端品種多數下行,隔夜品種上行1BP報1.897%,7天期下行0.8BP報2.121%,1個月期下行0.2BP報2.396%;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方面,截至13點30分左右,DR007加權平均利率報2.0943%,較7日下跌2.97BP,DR001加權平均利率報1.8980%,較7日上漲0.44BP。
另從操作利率分析,盡管逆回購放量,但政策利率仍保持不變。對此,李勇分析稱,今年7月央行全面降準,而后續的降準預期一再落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亦維持穩定。這說明央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未變,適時調整公開市場操作規模也彰顯著貨幣政策更加靈活精準。
MLF+OMO仍是主要手段
就整個11月而言,市場流動性仍面臨較大壓力。據華西證券統計,受公開市場操作到期規模較大、政府債券發行加速以及M0(流通中的現金)季節性增加影響,11月資金缺口規模預計在1.9萬億元左右,規模仍然較大。
其中,在公開市場到期規模方面,本月共有20750億元公開市場資金到期,較10月到期規模多出6750億元,為近幾個月新高。
其中,11月1日~8日共有10000億元逆回購到期;11月16日有800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到期;11月29日,有7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11月30日有50億元3個月央行票據互換到期,同時還有2000億元MLF到期。
在此背景下,多數觀點預計11月央行投放將繼續保持穩健。此前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也表示,四季度將靈活運用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適度投放不同期限流動性,熨平短期波動,滿足金融機構合理的資金需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考慮到今年剩余時間MLF到期金額較大(11月有1萬億元MLF到期、12月有9500億元MLF到期),降準概率或有小幅提升。”李勇對記者稱,但結合央行近期表述與操作思路,“等量或超量續做MLF+OMO(公開市場操作)”仍舊為維護流動性主要手段。
至于MLF續做規模,市場普遍預計是等額續做。華西證券研報指出,11月央行將繼續通過提高OMO操作頻率,保持MLF等量或穩量續做等方式對沖政府債券發行加速的影響,流動性將延續平穩。預計10年期國債收益率維持在3%附近震蕩。
江海證券研報也表示,在不實施降準的情況下,本月將大概率等額續做MLF;而且,考慮到今年央行維護資金面穩定態度明確,預計后續還會加大逆回購投放力度。
不過明明認為,MLF續做方式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可能的續做方式包括兩種,一種是11月15日一次性提前續做1萬億元MLF,完全對沖全月到期的MLF;另一種是,11月15日提前續做16日到期的8000億元MLF,并于11月30日再次續做2000億元到期的MLF等。
此外,就年內來看,李勇分析,年內經濟或仍存在下行壓力,但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下,降準概率仍舊較低;從貨幣信用周期的角度分析,寬信用的影響或將于明年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