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高管換新季,多家中小銀行迎來了管理層“換血”補位。12月1日,河北銀保監局發布公告,核準了李建樹、陳桂蘭保定銀行董事長、行長的任職資格,而在年內保定銀行才剛剛完成4位副行長的“換血”補位。記者12月2日梳理發現,除保定銀行外,年內已有晉商銀行、中原銀行、天津農商行、太原農商行、興福村鎮銀行在內的20余家中小銀行迎來高管履新。在分析人士看來,高管更換或補齊,對于銀行而言意味著新的管理團隊重新建立完成,銀行業務和治理體系可能迎來新的變化,職位空缺得以補齊有利于銀行內控體系的完善和高管團隊的順利履職。
中小銀行高管“換血”
保定銀行又有高管履新。根據河北銀保監局12月1日公告,李建樹、陳桂蘭保定銀行董事長、行長的任職資格獲得核準。
新任董事長、行長均為內部選舉產生。履歷顯示,在就任此次新職前,李建樹、陳桂蘭分別擔任保定銀行黨委書記、黨委副書記,今年10月,保定銀行董事會選舉兩人擔任董事長、行長。在就職保定銀行前,李建樹還曾有在光大銀行(601818,股吧)石家莊分行、河北銀行任職的經歷,陳桂蘭也曾在建設銀行保定分行履職多年,兩人均為“70后”。在李建樹、陳桂蘭履職前,保定銀行的董事長、行長為張英莉、雷俊杰,兩人卸任前,年齡分別為62歲、61歲。
今年保定銀行管理層可謂是“大換血”,除董事長、行長迎新外,年內保定銀行已完成了4位副行長的“換血”補位。2月迎來了新任副行長劉惠仙,6月副行長陰亮、王林芳、王震任職資格也獲得批準。
隨著多位高管的先后到任,保定銀行改變了自2018年以來維持3年有余的一董事長、“一正一副”兩位行長的管理層架構,形成了一董事長、“一正四副”行長的新格局。分管工作變得更加細分,根據保定銀行三季報,劉惠仙為常務副行長,分管辦公室、電子銀行部、小微貸款中心,陰亮、王林芳、王震均為副行長,各自分管3個部門,而此前一名副行長則要分管信息科技部等6個部門。
保定銀行只是中小銀行高管“換血”補位的縮影。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晉商銀行、中原銀行、河北銀行、唐山銀行、貴州銀行、貴陽銀行(601997,股吧)、天津農商行、太原農商行、興福村鎮銀行、上海閔行上銀村鎮銀行、福建華通銀行在內的20余家中小銀行,董事長、行長、副行長職位迎來了更換或補位。
在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看來,近年來,中小銀行管理層頻繁變動主要還是調整人事安排導致的工作調動。高管更換或補齊,對于銀行而言意味著新的管理團隊重新建立完成,銀行業務和治理體系可能迎來新的變化,職位空缺得以補齊有利于銀行內控體系的完善和高管團隊的順利履職。
人才短板如何補齊
銀行高級管理層的穩定對于銀行經營發展至關重要。6月8日,銀保監會印發了《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準則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勵銀行保險機構采用市場化選聘機制,以公開、透明的方式選聘高級管理人員,持續提升高級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
而針對中小銀行管理層人才缺乏致使一名高管通常需要身兼數職或非專業高管“亂作為”的現象,12月1日,銀保監會發文表示,銀保監會金融人才庫線上系統已初步完成開發,預計今年年底啟動試運行。銀行業已啟動首次信息征集,通過銀行機構推薦,面向六大國有銀行和部分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納入符合監管部門任職條件、愿意入庫的專業人才,特別是有意愿擔任地方中小銀行董事長、行長、副行長等關鍵職務的人才。高管人員合格人選年齡主要限定在63歲以下。
談及建立金融人才庫線上系統對于中小銀行的影響,廖鶴凱表示,銀保監會建立金融人才庫線上系統對于解決中小銀行長期存在的人才不足的情況有重要意義,可以有效緩解中小銀行職位空缺導致的運營問題。
不過,人才的培養更多還是要依靠銀行自身。廖鶴凱表示,解決中小銀行管理層人才缺乏長期來看還是需要中小銀行自身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育和選拔體系,形成自身良好的企業文化。
資深銀行業分析人士王劍輝也認為,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應本著以培養為主、引進為輔的方式,從長遠角度來培養可持續、留得住的人才,穩定的人才隊伍是形成長遠競爭力的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