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著共同富裕目標邁進的過程中,隨著居民收入不斷積累、資產配置需求持續增長,財富管理行業將邁入發展的黃金時期。與此同時,財富管理目標、投資理念、產品和服務需求等的轉變,疊加市場環境的變化,使得財富管理機構的專業性面臨更高要求。面對上述新形勢,12月10日,在主題為“銀行理財行業發展與全民的共同富裕”的“2021第十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上,普益標準學術顧問、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羅榮華表示,智能化發展有望成為財富管理市場的突圍之道。
就銀行理財而言,羅榮華指出,理財子公司從商業銀行中分離孕育,所以具備不錯的數字化基礎,數字化起點相對較高,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具體來說,在智能投研方面,理財子公司可以通過采集和挖掘非結構數據信息,與傳統投研數據進行交叉驗證,對基本面投研賦能;同時,可以建設覆蓋重點行業的知識圖譜,嵌入到傳統行業研究框架中,實現行業研究的體系化和自動化;此外,以ESG為代表的因子投資在資產配置和量化投資的廣泛應用,也使得因子研究成為智能投研的熱點。而在提升中后臺專業度和效率方面,理財子公司要加快業務管理上線、上網,提倡迭代開發、敏捷開發,運用自然語言處理、流程機器人等新技術,打造投資、交易、運營的流程斷點,提升運營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在挖掘數據資產價值方面,理財子公司應通過架構設計、系統對接、質量治理,推動大數據在資管全價值鏈的規?;瘧茫寯祿Y產創造價值。
更重要的是,智能化也是贏得市場的關鍵手段。普益標準首席經濟學家、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教授王鵬認為,從長遠看,約90%的投資收益都來自成功的資產配置,怎樣提升資產配置能力因而成為銀行理財機構面臨的最大挑戰。當前,銀行理財主要目標客群的關鍵需求是高便利度和低波動性,因此基于智能化投顧的資產配置是滿足關鍵需求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