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是黨中央在“十四五”開局之年賦予浙江新的光榮使命,既是金字招牌、重大責任,又是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作為唯一一家總部在浙江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浙商銀行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金融服務重要窗口方面再發力。11月2日,該行召開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暨大本營建設推進會,明確了重點目標任務,到2025年末浙江省內各項貸款余額超6000億元,省內融資服務余額超1萬億元,服務客戶數較2020年末翻一番。
會上,浙商銀行還提出建設共同富裕路線圖。記者了解到,該行日前出臺《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和《浙江大本營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制定了36條具體舉措,實施“三大基礎工程”和“三大亮點工程”,在信貸資源、財富管理、數字化服務、供應鏈金融等方面,充分發揮金融力量,助力共富。
單列浙江省內信貸計劃
2025年末力爭貸款余額超6000億元
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離不開資金支持。根據方案,浙商銀行將圍繞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單列浙江省內信貸計劃,強化信貸資源傾斜,給予專屬額度支持,確保各項貸款穩步增長,2025年末力爭省內各項貸款余額超6000億元。與此同時,該行進一步拓展債券承銷、跨境融資、引入信托和保險資金等代理及撮合類服務,擴大融資服務總量,力爭2025年末省內融資服務余額超萬億,并強化山區26縣金融精準支持,到2025年末基本實現26縣機構全覆蓋。
除了持續擴大融資服務總量,浙商銀行還升級融資暢通工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低碳標志性產業鏈、先進制造業集群、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確保2021-2025年民營企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制造業貸款、綠色貸款、涉農貸款、科創貸款等增速超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全力做好共同富裕融資保障。
定制專屬金融產品
推出共同富裕貸擴大中等收入人群
為強化金融“造血”功能、拓寬居民收入渠道,浙商銀行將陸續推出各類共同富裕相關的金融服務。
據介紹,針對居民的理財需求,浙商銀行擬設計專享理財,針對農村居民、新浙江人、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客戶群體,給予專屬額度支持,滿足其財富管理的需要。此外,針對新增個體工商戶等小微市場主體、科創型中小微企業、農戶和新型農村經營主體,浙商銀行推出“共富”系列貸款產品,以首貸和信用貸為主體,進一步提升普惠服務覆蓋面。
此外,浙商銀行正在加快鄉村振興債券、綠色債券、保障性住房租賃專項債、民營企業債券支持工具等產品創設,拓寬共同富裕直接融資渠道。
優化服務對接方式
重點支持大本營建設和山區26縣發展
青山鎖門,地處山區的浙江26個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程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要實現共同富裕,支持山區26縣、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關鍵。
對此,浙商銀行專門出臺《助力浙江省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服務方案》,從完善金融服務渠道、助力產業鏈中小企業共同發展、提供財富管理服務、教育共富促進鄉村振興等多方面,打造金融服務樣板。
方案顯示,浙商銀行將進一步下沉服務,加速欠發達地區網點布局,聚焦山區26縣的特色產業、重大項目、重點客群實行專項政策,充分發揮該行在產業鏈供應鏈服務和普惠小微金融服務等方面的優勢,精準對接、應地施策,幫助當地做強特色產業,提升自我造血功能。
一位山區26縣金融顧問小組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要通過金融服務的力量,想方設法幫助山區村民打開‘致富門’,在他們的‘奔富路’上有浙商銀行的助力。比如,我們還將深度運用金融科技和數字化技術,充分發揮平臺化服務優勢,依托‘e家銀’平臺和線上助農義賣直播,幫助山區26縣農產品(000061)打開銷路,助力山區居民收入倍增。”
據悉,浙商銀行還通過長期結對幫扶鄉村小學的“一行一校”行動計劃,循序漸進改善學校軟硬件設施、提升教學質量等,助力教育共富。
共同富裕與大本營建設密不可分。浙商銀行將緊緊圍繞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重要金融服務窗口”目標,著力抓好大本營建設各項舉措的落實。實施業務基礎、客戶基礎和能力基礎“三大基礎工程”提升,助力共同富裕、助推數字浙江、服務浙商升級“三大亮點工程”,實現五大業務板塊在省內率先突破;鞏固提升數字化能力,強化山區26縣金融精準支持,力爭成為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標桿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