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落下帷幕,明確今后五年全市上下全力抓好的十個方面工作時, 首當其沖的就是:筑牢實體經濟根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其中,以“專精特新”為代表的小微企業正是引領產業升級、助推實體經濟根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為更好地扶持與培育青島地區“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引導企業運用金融政策倒逼轉型升級,更好適應當前形勢,平安普惠青島分公司創新服務模式,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推動產業結構從“青島制造”到“青島智造”轉型升級,推動金融服務擴展到更廣泛的具有“專精特新”特質的潛力小微企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風控新模式助推青島小微加速駛入“專精特新”快車道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針對科創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一直存在不足,主要是因為小微企業主一般財務數據較少,沒有或很少有抵押資產,缺乏擔保等,這就導致小微企業與傳統金融體系的風控要求難以對接。平安普惠青島分公司長期致力于服務小微企業,更了解行業的痛點以及企業需求,運用科技創新手段,建立與之對應且有效精準的風控模型,打通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之間的血管淤堵成為金融科技重要目標。
李女士在青島市城陽區開了一家網絡科技公司,因前期小程序研發資金投入較多,加之疫情影響客戶訂單減少,公司面臨資金周轉困擾。“我們是輕資產公司,僅靠技術專利、行業資質很難獲得貸款,普通金融機構審批下來的額度不能滿足我們公司的困難。”
平安普惠依托“人+企”立體風控模型,向青島小微企業主推出了以“微營貸”“宅E貸”為代表的一系列小微信貸服務解決方案,以全線上申請、高效便捷、符合小微經營需求的優勢,為科創型企業帶來了良好的服務體驗。青島的劉女士在平安普惠咨詢顧問的專業指導下,成功獲得23.8萬元的資金支持,公司順利度過了難關。
通過科技促進金融供給與產業需求的深度融合,更能實現小微金融服務的匹配度、有效性和規模化,從而促進小微企業融資費用降低,讓“專精特新”培育可持續。平安普惠青島分公司以龐大的數據網絡為后盾,借助科技力量提升風控能力,以“人 企”為方向,多維數據挖掘提高青島小微企業主畫像的精準度,釋放信用潛能,幫助科創型企業解決因輕資產、無抵押而帶來的融資難問題。
重點行業定向扶助計劃 探索服務科創企業新樣本
在民建青島市委會上青島市委會主委表示,創新創業的熱帶雨林中,既要有參天大樹,也要有遍地的草木喬木、小樹小苗,這樣才能彼此攜手,打造充滿生機的創新生態。在“雙創”熱潮下,不少具有行業經驗、專業能力的人才開始自主創業,形成孕育“專精特新”的小樹小苗,他們更需要金融服務機構專項支持政策。
青島的雷先生畢業后就在嶗山區大學城旁邊開辦了一家創業公司,致力于研發新能源汽車蓄電設備。因為研發周期長,資金回籠慢,在科研成果即將投入生產時遇到資金不足的困難。平安普惠青島分公司在2022年初便對“4+1”重點行業小微專項扶助計劃進行了升級,針對青島經濟特點,對批發業、制造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和科學服務業提供三大扶助措施:一是為重點行業小微企業主借款提額降費;二是還款方式更靈活,方便小微周轉;三是更快、更便捷的服務體驗。有了資金的注入,雷先生的研發成果便可以順利投入生產,不僅讓他的創業夢想在島城生根發芽,也點亮“專精特新”企業的星星之火。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普惠還搭建起“AI+O2O”服務模式:在線上,通過打造智能化全線上業務流程,提高服務體驗;在線下全國300多個城市、超5萬人的線下服務團隊,為小微企業主提供綜合性咨詢服務,并在此過程中不斷了解小微企業主的最新融資需求,解決小微企業主信息不對稱和數字化能力不強問題。
未來,平安普惠青島分公司將貫徹落實國家和政府關于促進“專精特新”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以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為目標,為青島小微企業主提供一站式、顧問式、定制化的服務,用更“省心、省時、省錢”的融資服務,為推動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