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發布的《2022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名單》(以下簡稱“雙跨平臺”),這一代表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頂級陣容的“國家隊”名單繼續擴容,從四年前首張清單的10家到現如今已有28家。
這其中,有連續四年蟬聯雙跨“國家隊”名單榜首的卡奧斯,有實現全面互聯互通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主平臺的航天云網,而這兩支“國家隊”背后的投資方之一就是凱聯資本。
從2014年發起首只人民幣基金開始,凱聯資本在資產管理和投資基金管理領域深耕數年,管理超過150億人民幣資產,投資成就了多家萬億及千億級企業,以及數十家百億級別優秀行業領軍企業。
據了解,凱聯資本從5年前就將目光轉向工業互聯網領域,通過深度行業研究就發現,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逐年遞增,工業互聯網無疑會成為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于是,凱聯資本果斷出手,迅速鎖定了卡奧斯和航天云網兩家企業。
談及凱聯資本為何將行業版圖瞄準工業互聯網領域?其投資入選“雙跨”平臺企業的邏輯是什么?近日,凱聯資本投資總監倪福龍分享了他的行業見解。
工業互聯網規模超萬億元 管理超150億基金的凱聯精準發力
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逐年遞增,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工業互聯網規模已超萬億元。目前工業互聯網已應用于45個國民經濟大類,涵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等各個環節,為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提供了有效實現途徑。
早在2015年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開始,各級政府和國家部委陸續發布了一系列與工業互聯網有關的政策和戰略綱要。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工業互聯網開始進入凱聯資本團隊的投資布局里。
作為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的本質就是基于全面互聯而形成數據驅動的智能系統。工業互聯網即通過平臺將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等工業生產要素連接融合,通過數據間的共享實現跨設備、跨系統、跨地區的互聯互通,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推動工業制造服務體系的智能化升級。
凱聯資本團隊通過深度行業研究發現,我國的制造業雖然門類齊全,但與先進國家相比,大而不強的問題突出。“目前我國制造業尚處于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數字化并存,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發展不平衡的階段。加快發展智能制造,對于推進我國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構建新型制造體系,促進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實現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倪福龍談到。
判斷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優良與否,凱聯資本有自己的獨門秘籍。倪福龍逐一列舉,從客戶類型結構上分析,是否有較多的大型客戶,是否與較多的跨行業客戶;從產品矩陣上評判,是否有較多的不同類型的應用場景;從客戶價值上比對,其產品和解決方案是否能夠為客戶帶來明確的可衡量的價值,提升收入或者降本增效。
“工業互聯網是一個比較宏大的概念,實際上深入來看,各家企業業務有很大差異性。我們認為,企業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優勢和能力來實現差異化,比如卡奧斯主打的是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和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倪福龍說。
穩投雙跨“國家隊”榜首企業 千億&向千億俱樂部又添新成員
從今年公布的雙跨“國家隊”名單來看,其最大的亮點在于迎來4年來最大幅度調整——又有 14 家企業在全國 600 多家工業互聯網平臺中脫穎而出。業界評價認為,隨著工業互聯網發展漸入佳境,本次擴容遴選標準做了動態調整,既反映了我國產業轉型對平臺體系建設的需求,也反映了國家對國內企業和平臺不斷迭代提升的認可與期待。
倪福龍提到的卡奧斯,就是連續4年穩居雙跨“國家隊”名單榜首的企業,成為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與發展的領航者。除此之外,來自航天科工的航天云網在名單中緊隨其后,位列前名。
問及凱聯資本選擇被投企業的標準,倪福龍只給出了三個字:懂行業。“所謂‘懂行業’,就是要看企業是否有深厚的產業基礎,其產品和服務是否有寬度和深度,具備從‘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智能應用+供應鏈優化’的價值閉環,能夠形成基于平臺+PaaS/SaaS應用的整體解決方案。”倪福龍解釋說。
卡奧斯發源自海爾集團,對于我國家電等制造業民營企業業務需求非常熟悉。近年來,通過做深垂直行業、做強特定領域,在區域端深耕“工賦強國”模式,卡奧斯打造出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的立體化數字經濟賦能新范式,在助力企業、園區數字化轉型和區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打造出多項具備首創和推廣意義的新成果和新模式,為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提供平臺支撐。
不同的是,航天云網依托于航天科工集團,是國家級的工業互聯網主平臺,工業大數據領域唯一國家實驗室,行業內頭部企業中的唯一央企,對我國航空航天類等大型制造業央企業務有深度參與,并且具有混改優勢。
倪福龍認為,在中國現有企業結構下,央企在國防軍工、能源、戰略性基礎網絡設施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發揮著重要保障作用,同時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他們是最大的工業互聯網需求方和引領方。央企子公司因為國有股東背景和產業背景,會具有較強的客戶資源優勢和行業know-how。相比較而言,民營企業具備較高的靈活性,在創新方面會更具優勢。
各有所長,這兩家企業的“懂行業”特質是十分顯著的,被納入凱聯資本的千億&向千億俱樂部里并不違和。
雙跨平臺昭顯工業互聯網未來 投資聚焦數據智能驅動領域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國家級、行業級、企業級多層次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初步構建,我國具有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150家,連接工業設備超過7800萬臺(套),服務工業企業超過160萬家。特別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的“低成本、快部署、易運維、強安全”輕量化應用,有效降低了企業數字化轉型門檻。
“雙跨”名單的演變,傳遞著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縱深發展的最新政策導向。據介紹,今年“雙跨”平臺的申報和評價要求更加細化,解決方案供給能力、賦能成效與社會貢獻等成為重要指標。
這也意味著,作為數字經濟強力引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實現了從概念普及走向落地深耕,發展到了一個更加追求實效的發展階段。
在倪福龍看來,未來工業互聯網行業會從廣度向深度發展,從數據打通到數據驅動和智能決策,從基本的設備資產和流程管理到業務運營和供應鏈優化。
“新的投資機會來自于能夠真正把數據和業務結合,把IT技術和OT知識相結合,數據智能驅動的領域。下一步,凱聯資本將會更關注數據智能類驅動類的工業互聯網企業。”倪福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