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科技創新是一個關鍵變量。
(資料圖)
公路貨運關乎國計民生,是社會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不斷迭代和滲透,將提升行業乃至社會的發展效能,通過技術賦能實現行業的跨越式發展。
9月20日,由上海報業集團|藍鯨財經主辦、CIC灼識咨詢協辦、中國信息協會智慧物流分會為指導單位的【藍鯨·新財智】“創新-未來”之【無人駕駛商用車——悶聲干大事,萬億市場浮出水面」沙龍直播峰會上,智加科技商業化運營和銷售副總裁董明剛表示,預計自動駕駛重卡領域在未來兩三年內將大爆發。
2021年,智加科技已實現了自動駕駛重卡前裝量產,預計在不遠的將來,可以打通干線物流倉到倉的自動駕駛,最終將推動自動駕駛重卡成為物流運輸領域主流交通工具,實現物流行業的根本變革。
自動駕駛重卡賽道火熱
從全球范圍來看,主流國家均在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并推出了相應的政策,如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積極行動以保障無人駕駛產業商業落地的進程。
中國的無人駕駛領域也獲得了政策的加持。
今年8月,交通運輸部發布了《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到,“(鼓勵)在點對點干線公路運輸、具有相對封閉道路等場景使用自動駕駛汽車從事道路普通貨物運輸經營活動”。
在前沿技術愈加成熟的應用支撐和政策推動下,疊加國際油價日益上漲,業內普遍認為,自動駕駛未來將成為必然趨勢,其中,高速干線物流將發展出萬億級別的垂直市場。
有數據顯示,截止到2021年底,我國汽車的總保有量約為3.02億,其中商用車占比僅為11%,但其碳排放占比卻高達56%。
隨著碳中和向國民經濟各領域的滲透,也促進了自動駕駛重卡的發展。
億歐智庫在《2021中國自動駕駛干線物流商業化應用研究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中國干線物流重卡保有量將達627萬輛,2030自動駕駛干線物流市場規模將達8539億元。
近日,智加科技聯合榮慶物流完成100臺中國最大前裝量產自動駕駛重卡訂單首批交付。未來這批車輛將投入榮慶物流運營專線使用,賦能干線物流運輸服務。
董明剛認為,首批5輛已經交付給榮慶物流的重卡J7超級卡車已投入商業化運營,這也是在中國最大的一個前裝量產自動駕駛重卡訂單。這意味著無人駕駛的技術競爭已接近尾聲,走向運營、量產、落地維度的競爭,而未來該領域將形成井噴式增長。
董明剛指出,與Robotaxi (自動駕駛出租車)不同,Robtruck(自動駕駛重卡)的商業邏輯清晰,再加上公路運輸業有著強烈的需求,因此干線物流將更快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落點。
2021年,智加科技已實現了自動駕駛重卡前裝量產,預計在不遠的將來,可以打通干線物流倉到倉的自動駕駛,最終將推動自動駕駛卡車成為物流運輸領域主流交通工具,實現物流行業的根本變革。
自動駕駛降本增效
事實上,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應用更是一門經濟賬。
中金公司表示,自動駕駛卡車的經濟性要明顯優于傳統燃油重卡,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增加卡車運行時間,二是降低司機成本,三是提高燃油經濟性。根據其測算,自動駕駛卡車可最終讓成本下降45%。
自2021年9月榮慶物流與智加科技啟動聯合運營,開通中國首條量產智能重卡運營專線以來,自動駕駛重卡的聯合運營里程數已突破百萬公里,自動駕駛比例高達96.7%,并實現自動駕駛比人工駕駛節油10%。
比如使用自動駕駛系統PlusDrive可實現平均省油10%,按干線物流重卡一年里程約為25-30萬公里,基本上一年的油錢便可節約2.5-3萬元。
自動駕駛既助力物流運輸降本增效,節約油耗成本,還能夠解決司機短缺、人力成本攀升的痛點,有助于提升道路交通安全。
據人社部發布的《2020年“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0年1728萬貨車司機完成全社會74%的貨運量,是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但缺口已達1000萬人。
董明剛表示,自動駕駛系統PlusDrive在降低人力成本方面成效顯著。再加上保險費用,以現在自動駕駛系統增加的成本,如果是一個高效運營的車隊去運營,一年按照正常的干線物流的公里數,兩年內就可以收回成本。
在省力方面,多項自動駕駛的功能可以降低司機駕駛的疲勞程度和提高安全性,比如智加獨創的微調避讓功能,指的是卡車在行駛過程中,自動駕駛系統PlusDrive可自動識別相鄰車道碰撞風險,車輛會在本車道內進行橫向微調,與相鄰車道車輛保持安全距離,行駛過程中自動駕駛比例平均高達96.7%。可以很大程度減輕駕駛員工作強度。
據了解,智加科技創立于2016年,致力于使自動駕駛技術“上車”,以未來科技賦能今日重卡,惠及廣大物流車隊和貨運司機。
智加科技獲得了包括方源資本、CPE源峰、鍇明投資、紅杉中國、金沙江創投、覺資投資(JUE Capital)、光速中國、滿幫集團、上汽資本、廣達電腦和萬向汽車技術風險投資等國際領先基金與戰略方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