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同時強調加快發展物聯網和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對金融機構推動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為推動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創新,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服務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切實賦能實體經濟,2022中國物聯網金融發展大會將于12月拉開帷幕。
本次大會由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銀行”)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信通院”)聯合舉辦。以“星聯萬物 云享未來”為主題,大會將邀請金融及物聯網相關的產學研企300余位代表齊聚武漢,探討物聯網技術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方向和新模式,分享金融科技助力實體的新產品和新方案。
科技創新,助推數實融合
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命脈。 一直以來,平安銀行堅持并踐行“科技引領”的戰略方針,探索供應鏈金融及物聯網建設應用實踐,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2019年,平安銀行啟動“星云物聯計劃”,將物聯網技術與人工智能、云計算、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深度融合,穿透供應鏈業務場景,實現企業真實經營數據更及時、更有效地回傳,為平安銀行深耕供應鏈金融提供有力支撐。
在服務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的過程當中,平安銀行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以衛星通信技術和物聯網數據相結合,借助數據還原企業真實經營情況、提高主體信用評級,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與此同時,部署跨行業跨應用的產業互聯操作平臺,助推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解決其經營難、經營貴問題;通過組建“星云開放聯盟”,加強資源共享和數據開放,推動合作伙伴、用戶、銀行等多方的共建、共生和共贏。
例如在智慧制造領域,在星云物聯平臺支持下,平安銀行推出數字貸(智造)產品,為制造業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并通過星云平臺感知機器設備的運行情況,為實體經濟經營管理提供支持,幫助企業管理人員在遠程、線上也能進行企業管理,提高運營效率。
截至2022年9月末,平安銀行“星云物聯計劃”已應用于智慧車聯、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農業、智慧基建、智慧物流六大產業領域,服務客戶超20,000戶,支持實體經濟融資發生額累計超5,500億元。
星聯萬物,驅動數實發展
在2021中國物聯網金融發展大會上,平安銀行與信通院聯合發布的《中國物聯網金融發展與展望2021》白皮書,作為首個物聯網金融技術標準,為物聯網金融在各領域開展應用夯實基礎。
同天,由平安銀行、信通院、塔比星信息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牽頭,攜多家企業組建的“星云開放聯盟”,歷時一年的發展成為開放、合作、共贏的金融服務生態體系典型,并入選“科創中國”數字普惠金融創新成果。在“星云開放聯盟”生態下,2022年1-9月,平安銀行對公開放銀行交易金額同比增長達到16.9%。
繼承往屆大會成果,本次大會將繼續圍繞物聯網創新實踐、產融結合、場景應用等議題,邀請參會大咖分享相關前沿理念與最新成果。據悉,大會將同時發布《中國物聯網金融發展與展望2022》白皮書,圍繞物聯網金融服務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模式、價值、現狀和難點展開論述,對物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和方向進行探討。
當日下午,大會還有“金融開放”、“科技開放”等相關主題演講,并設置“數字化轉型賦能”圓桌論壇。不難看出,基于共建開放合作生態、賦能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的主題,多方代表將繼續貢獻精彩內容和觀點。
以交流創新成果和經驗、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前提,平安銀行聯合信通院為物聯網金融產業的發展搭建了一個溝通的橋梁,并將借助此次大會,與行業分享如何借助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提升金融服務,推動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創新,共建產業互聯生態、共謀實體經濟發展新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