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鼎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萬振宇
鼎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萬振宇
“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紅旗渠畔的萬氏祖孫三代矢志慈善綿延義舉就是杰出代表,在林州久久傳頌。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始,河南省林州市(原林縣)采桑鎮秦家坡村建筑先鋒萬榮魁帶領鄉親遠赴河北、山西等地開拓建筑市場,成為林州市十萬大軍出太行的先行者,歷經數十載,建造了眾多的全優精品工程,走出了一條治窮致富的新路子。林州建筑工勞務品牌自此形成了遍布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新局面,成為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金字招牌。
癡情教育建學校
走出大山的萬榮魁,目睹大城市的快速發展,深切認識到發展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常年奔波在外,也時刻掛念著家鄉的教育事業。他在家鄉的信用社專設賬戶,在有生之年配合當地有關部門捐建了采桑鎮第二初級中學。此外,他還有一個夙愿:全資捐建村里的小學校舍。生前的萬榮魁對困難鄉親的資助不計其數,這一切在四鄰八鄉廣為傳頌。
接棒父親創業的萬福生,朝氣蓬勃,運籌帷幄,勤勉有加。他秉承父親艱苦創業、質量第一的林州工匠精神,在事業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自豪的輝煌。他時刻不忘父親的教誨與托付,在創業資金并不寬裕的情況下,自己無償投資興建了村里的小學,并且還齊全配套了教學設施。漂亮的秦家坡小學,成了莘莘學子成長的搖籃和樂園,后來有關部門將學校命名為“福生小學”。
返鄉創業繪藍圖
事業上不斷壯大的萬福生,乘著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強勁東風,在地產行業里播種耕耘,對建筑質量的高標準要求,贏得了客戶的廣泛信賴,開發的樓盤供不應求,受到市場熱捧。
或許是濃濃的思鄉情結,萬福生在事業壯大的同時,開始投身于家鄉的城市建設。鼎勝建設集團先后在林州開發了東方苑、宜嘉苑、奧林花苑、銀河灣等項目,在安陽開發了銀河灣共三期項目,在湯陰開發了御景苑、工業園等項目。
黃華河穿越林州市區,蜿蜒北流,匯入洹水。每到晚上,黃華河畔燈火輝煌,美不勝收。鼎勝銀河灣小區就位于黃華河公園北側、河谷東岸,樓群鱗次櫛比,巍峨挺拔,壯觀大氣,花草茂密,綠樹成蔭,廊臺軒榭,綠水環流,配套齊全,幸福安居,成為林州又一著名網紅打卡點、婚紗照取景地。
江山代有才人出
事業有成的萬福生,逐漸把事業重心交棒給他的兒子萬振宇,用自己的言傳身教秉承著家風、影響著子女。
萬振宇是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現任鼎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作為年輕有為的新一代企業家,他豪情滿懷,注重品質,秉承家風,熱心公益,在近三年抗疫和抗擊洪災中,毅然捐款捐物200余萬元,表現出一個企業家強烈的社會責任擔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廣泛贊譽,先后被授予“安陽市抗擊疫情先進個人”“助教功勛”等榮譽稱號。
萬振宇善于創新,敢于挑戰,并堅持“鼎勝品質、德行天下”的企業理念,他常常深入項目一線督導督戰,對項目質量一絲不茍,嚴格把關,具有極強的團隊合作意識,加上強烈的事業心,企業發展蒸蒸日上。鼎勝建設集團多年來被評為“優秀開發企業”“誠信開發企業”“重合同守信用單位”等。集團審時度勢,提出了“建設百年企業、實現百年輝煌”的宏偉目標。
慈善路上無止境
萬氏祖孫三代,數十年如一日,時刻關心著家鄉的父老鄉親,送錢送物,扶危濟困,架橋鋪路,逢年過節都要回鄉看望老人,發放慰問金、慰問品,不斷參與慈善義捐,參與全國災后援建等。其中,萬榮魁被譽為“林州慈善第一人”,萬福生被授予“慈善家”榮譽稱號。據不完全統計,近四十年來,萬氏祖孫三代在慈善事業上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
萬榮魁、萬福生、萬振宇祖孫三代的慈善義舉,也實實在在帶動了地方慈善事業的發展壯大,被給予開創林州慈善事業之先河的高度評價。地方文學作家曾賦詩一首:祖孫三代成巨擘,行善數曾上影屏;辦學救窮還敬老,慈心處處有遺馨。
《詩經·小雅》曰: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桑梓是家鄉的別稱,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的采桑鎮,是林州建筑走向全國的發祥地之一,其下轄的秦家坡村也成就出重要的建筑支派,萬氏祖孫三代無疑是這一支派的帶領人及佼佼者,在林州建筑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也在林州的慈善事業上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動人傳奇。
情系桑梓的萬家,一代代地回報著家鄉,對這樣的慈善家庭,對這樣的良心企業家,怎不叫人肅然起敬呢!(作者:馬長林 常紅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