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辣條帶動大市場。近期,備受關注的衛龍IPO又有了新進展。港交所近日披露,辣條食品公司衛龍美味更新聆訊資料,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銀集團為聯席保薦人。
通過觀察衛龍的發展,不難發現衛龍IPO的背后,與衛龍自身打造產品與渠道的布局有很大的關系。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1年零售額計,衛龍在中國所有辣味休閑食品企業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 6.2%,且在調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閑蔬菜制品細分品類的市場份額均排名第一。
為了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口味需求,衛龍不遺余力地進行產品研發,也為此設立了專門研發辣味休閑食品的研究院。經過專業研發人員對產品口味、配料、包裝等的體驗論證,研發辣條新品。招股書顯示,衛龍集團2021年的蔬菜制品收入為11.68億元,占比從2019年的19.6%漲至2021年的34.7%。蔬菜制品主要包括魔芋爽及風吃海帶,為近年衛龍銷量增速最快的品類,2020年營收同比增速達到75.6%。顯而易見,這些新產品都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此外,衛龍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打造出了像辣條粽子、新奇辣條、1.8米辣條這樣的奇葩產品,也在陸續推出不同品類產品,比如麻辣薯片、什錦蔬菜脆、泡椒鳳爪、自熱火鍋、酸辣粉等,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
得渠道者得天下,衛龍高利率高增長的背后是渠道高速發展。一方面是線下經銷商,2019年至2021年,衛龍92.6%、90.7%、88.5%的收益來自線下經銷商。截至2022年6月30日,衛龍與超過1830家線下經銷商合作且經銷商的銷售網絡覆蓋全國73.5萬個零售終端。而在2021上半年,衛龍的經銷商銷售網絡還只有62.5萬多個零售終端,一年內增加11萬網點,這就是衛龍速度,衛龍速度的背后正是得益于年輕人的“第一品牌”,更得益于衛龍對渠道的戰略布局。
雖然衛龍IPO進展順利,但是了解衛龍品牌的人就會知道衛龍的野心不止于“辣條第一股”。以實力實現”讓世界人人愛上中國味”的目標才是衛龍一直想做的事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