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年第一天,蒙脫石散沖上微博熱搜第一。
這種常見的止瀉藥,為什么突然上了熱搜第一?背后原因是什么?
“蒙脫石散”上熱搜,和它有關
2022年12月31日晚,隨著跨年鐘聲的臨近,一張關于“XBB.1.5毒株在美國登頂,大家要囤點蒙脫石散、諾氟沙星”等的截圖在朋友圈開始流傳,這讓“蒙脫石散”這一臨床常用的止瀉藥迅速脫銷。
據媒體報道,美國疾控中心于美東時間2022年12月30日(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其估計當周美國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高傳染性的奧密克戎亞型毒株XBB.1.5毒株引起的。
XBB.1.5毒株在當周的感染比例環比接近翻番(2022年12月24日當周的比例僅為21.7%)。科學家們表示,由于具有極高的“免疫逃逸”能力,XBB.1.5已經迅速取代BQ.1.1和BQ.1,成為美國的頭號流行毒株。
新冠病毒進化路線圖(圖片來源:Rodrigo Quiroga)
另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XBB.1.5已在至少74個國家和地區被發現。我國現在已經放開入境,據媒體報道,上海已檢測到XBB.1.5毒株。
感染XBB亞型毒株的癥狀除了包括呼吸困難、頭痛、喉嚨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勞和發燒等以外,還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面對還未大規模到來的XBB,公眾保持著高度警惕,各種消息開始霸屏。有人還給出了“XBB專用作業”:“這玩意主攻心腦血管和拉肚子。所以,有條件的請準備蒙脫石散、補液鹽(或電解質飲料)、益生菌、各種乳酸菌片、諾氟沙星也來一盒。”隨之而來很多藥店也出現了多款藥斷貨的現象。
新一輪“囤藥指南”有必要“抄作業”嗎
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張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網傳的“XBB專用作業”并不完全靠譜,至于網傳圖片中其余幾種藥品,使用時也有許多注意事項。
例如:諾氟沙星膠囊,屬于抗生素類藥物,可以用于治療細菌性腸胃炎但不適用于病毒性腸胃炎,而且兒童群體不能使用諾氟沙星膠囊,否則會導致骨骼發育異常;蒙脫石散,是一種治療腹瀉時常用的輔助藥物,它的作用是收斂保護腸黏膜,使腸黏膜滲出減少,緩解腹瀉癥狀。
對于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腸胃炎,蒙脫石散有著極強的吸附作用,能夠吸收病毒一起排出,所以的確有幫助,但由于其比較難排出體外的顆粒,也容易造成便秘,已有多位兒科醫生呼吁大家理性使用蒙脫石散。
“我覺得沒必要去囤這個藥,其實腹瀉最常見的治療方案不是止瀉,而是補液。”張磊表示,比起使用止瀉藥,腹瀉時更重要的是防止脫水和水電解質平衡紊亂。“部分新冠患者在恢復期出現了大便異常的性狀,但大多沒有到要用止瀉藥的程度,只要補充點水分,調節飲食結構,或者吃點益生菌都會有所幫助。”所以,如果患者沒有脫水風險,醫生一般不會推薦使用蒙脫石散。
“囤藥”不如“囤免疫力”
那么,對于已經“陽康”的人群而言,還會二次感染XBB毒株嗎?
首先,“感染后半年內通常不會再次感染”的說法基本適用于同一毒株。“目前,還沒有在國內遇到反復感染的情況,在國外有反復感染的情況。”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目前XBB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強,和我國流行的BA.5有所差異,感染BA.5后經過一段時間,保護力水平下降,遇到免疫逃逸能力強的毒株,再感染的風險會增加。
但是,再次感染主要會發生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在短時間內再次感染風險比較小,而且感染后的癥狀通常比第一次輕微。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通常是因為人的腸道免疫功能可以占全身免疫功能的70%左右,屬于人體機體防御的最前線。而益生菌在腸道黏膜保護、增強腸道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已經被驗證。
目前國內益生菌產品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有部分優秀者脫穎而出。比如四川一然菌小屋的即食型益生菌就受到了廣大受眾的好評與肯定,正在為更多的人帶去健康。
說到底,能有效抵御病毒的,還得靠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囤藥不如囤“免疫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