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中最為活躍的主體,無論其數量、促進市場繁榮、創新方面都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但是,中小企業目前的生存發展現狀,以及在轉化成為大型企業的效果方面,還是乏善可陳。這其中有產業政策的導向、有區域經濟的協作,有對行業自身規律的把握,有企業戰略的問題,有自身管理的問題。本文就中小型企業在企業規范化管理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1、管理優秀的楷模企業太少,并且不具備學習和模仿的特質。在這樣的大環境中,中小企業在管理方面更多是“自主創新”,在混沌中摸索前進。
華南九洲實業深圳集團有限公司分析中國目前管理基礎相對較好的大中型企業,相當一部分多是屬于資源控制型、行政壟斷型。他們的成功,更多源于長官意志的產物,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包括華潤、中糧。真正靠市場競爭發展強大起來的企業比較少,管理規范的更是少之又少。而那些靠自身能力發展起來的企業,往往也是在轉型期市場機會驅動的結果,那些真正依靠技術持續創新、洞悉產業發展規律、創品牌、建渠道、關注客戶價值、管理提升和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等成長起來的企業極為稀少,而且他們的成長基本不具備模仿、學習的特質。像海爾、聯想、華為、中興,他們的成功和發展模式很難被一般的企業所學習和模仿?!度A為基本法》被無數企業轉載引用,但最終應用的效果呢?在這樣一種大的環境下,那些快速成長的中小型企業很難找到可以參照、學習的樣本與楷模,只能自己摸索適合自己的管理和發展模式。
一句話,當前中國社會缺乏遵循規范、遵循市場規律和商業邏輯的商業企業。
2、很多創業的老板沒有經歷過相對規范的市場和商業邏輯的洗禮,由此導致他們缺乏規范管理企業的思維和習慣,經濟管理知識的缺乏使得他們很難站在產業的角度對待自己企業的各種管理問題。
中國當前仍然處在快速市場化的初期,整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也在逐漸步入深水區,總體而言,創業的機會相當多。他們當中,有抓住機會白手起家的,有掌握絕活(技術)飛速擴張的,更有那些依賴尋租而暴發的。這些創業者,不乏個體小老板、下海人員、剛畢業的大學生、也包含那些有過一定管理經歷的職業經理人。這些人創業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主要是:
一方面他們沒有接受系統、規范、完善的現代企業規范化經營管理的“入模子訓練”。簡單地講,這種訓練就是讓我們成為一種真正的職業人。這種訓練是指在以提升客戶價值為導向,遵循業務流程市場化運作企業中,工作、學習和思考的思維方式,不斷體會周圍各種企業運作情境、理順社會企業個人關系、和諧處理同事關系的工作訓練過程。
另一方面良好的盈利機會誘使他們無暇、也不愿關注企業規范化管理。嚴格地講缺乏類似大企業的系統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基因”,更不用說站在產業的角度來有效解決企業的問題。在他們的思維中,理所當然的認為:行業都是這樣,我們憑什么先要犧牲、先要規范。在相當多的中小企業主眼里,企業只有兩個利益主體,一個是他自己,另一個就是員工整體。在這種思維模式下,他們很難得體會員工所需要的規范管理、晉升、培訓、公正合理考核與薪酬、加班等,所以他們意識不到規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3、由于個人素質和環境影響,中小企業主普遍缺乏建立百年基業的愿景(Vision)。沒有強大愿景支撐,在企業解決基本的生存發展問題后,很難有動力、意愿去關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包含基本的管理問題。
華南九洲實業深圳集團有限公司認為長期以來的封建思想和小農意識,使當前的中小企業家更多關注個人財富增長和個人成就的實現,沒有樹立起全面的企業公民價值觀,沒有形成一個能有效吸引和鼓動員工的強大愿景。他們通常的表現是:小富即安,不求進步但求無風險,長期停滯不前,更有甚者,富裕之后開始腐化墮落。武漢的漢正街早期形成一批暴富的老板,時至今日尚存者少,壯大成為產業領袖者更是鳳毛麟角。這些占盡先機、聚斂巨額財富的老板,正是因為缺乏強大的愿景支撐,才造成了今日的落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