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120多個國家陸續宣布碳中和目標,可再生能源資源不足地區、國家如何實現碳中和成為研究的焦點。新加坡可再生能源匱乏,如何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同時滿足國內能源需求,促進可持續發展一直是新加坡的重要課題之一。與此同時,從總量上看,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之一,承擔著更大的責任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碳排放是全球性問題,減排需要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共同協調。在中國和新加坡均提出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兩國政府和金融機構高度重視綠色金融及其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并在低碳轉型等多方面存在較強互補性,應當加大在綠色金融相關領域的合作力度。
第五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金融峰會近期在重慶舉行。在陸海新通道中,重慶是一個生產樞紐、貿易樞紐和物流樞紐,新加坡則是國際的金融物流樞紐,如何助力重慶和新加坡“雙樞紐”有效運轉、綠色合作以及低碳轉型,銀行作為金融橋梁發揮著巨大作用。
作為新加坡乃至東盟地區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以及最早參與’陸海新通道‘支持中國西部高質量發展的外資銀行之一,星展銀行旨在在創新和轉型金融中做出貢獻,支持重慶和西部企業向未來高質量低碳轉型。星展銀行代表出席峰會期間多場分論壇與工作會議圍繞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并進行發言,積極探討有利于碳減排和轉型升級的新領域合作,支持西部企業和陸海新通道沿線產業的轉型之旅。
01
中國人民銀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重慶組織召開第一次中新綠色金融工作組會議,會議由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博士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助理局長兼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柯麗明(Gillian Tan)女士共同主持。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和來自雙方各十余家金融機構的近40位代表與會并發言。會議同意設立三個研究小組,分別就中新綠色金融標準趨同研究、綠色金融產品創新以及金融科技支持綠色金融和碳市場發展等三方面重點議題開展研究,并確立了各研究小組的牽頭機構和年度工作計劃。
新加坡星展銀行企業及機構銀行部執行董事施雙來代表出席該工作組會議,并表示應當探索多類轉型金融工具,提升轉型融資的包容性,并考慮便利化綠色熊貓債的發行,以滿足投資者對多元化幣種的需求。
02
星展銀行代表還出席了第二屆中新金融專家顧問團年會,并結合綠色和轉型金融領域,探討如何通過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搭建跨境金融合作平臺。新加坡星展銀行企業及機構銀行部執行董事施雙來在會上表示:“要求企業在一夜之間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不現實的,只要公司能夠落實長期的脫碳目標,就不應被排除在外。我們的《可持續和轉型融資框架和分類法》指出:要為企業,尤其是依賴化石燃料的行業提供漸進但有幫助的解決方案,以幫助其進入可持續金融市場。”
他還就星展銀行的凈零碳排承諾做出闡釋:“星展銀行已承諾在2018年至2022年期間提供610億新元的可持續融資貸款。此外,星展銀行還在2022年籌集了240億新元的ESG債券,并作為積極的包銷商參與其中。我們相信,轉型金融和可持續金融是一項包容而非排除的活動。”同時對重慶的綠色和轉型金融發展機遇進行展望和建議:“到2025年底重慶的綠色貸款預計將達到6000多億元人民幣(約885億美元)。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將從2020年的20多億元人民幣(約13.27億美元)增長至90多億元人民幣(約13.27億美元)。為加快推進重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促進重慶綠色金融的改革和完善,重慶逐步完善了綠色產業的融資環境。我們看到了有意義的綠色融資機會,如:垃圾焚燒、污水處理、綠色交通和農村住房等領域。”
03
作為中新金融峰會期間的專題活動,星展集團中國于重慶舉辦“星展中國2023年金融高峰論壇”,論壇以“綠色發展、中新互聯互通,共筑陸海新通道”為主題,圍繞綠色金融賦能可持續發展以及金融合作融通陸海新通道進行討論。期間星展中國企業及機構銀行部可持續發展主理人王卓、新加坡星展銀行企業及機構銀行部執行董事施雙來、中誠信綠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沈雙波以及重慶國際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及財務總監黃敦霞在“綠色金融賦能可持續發展”的圓桌討論中,分別從金融機構、第三方評級機構以及制造企業的不同角度,并結合在中新互聯互通的背景下,對如何推動實體經濟低碳轉型、賦能產業鏈的層層遞進綠色發展而進行了深入分享和討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