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嘉任萬東律師
中嘉武曉波(實習)律師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合規管理已成為企業成功運作的關鍵因素,隨著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和企業經營環境的日益復雜化,企業合規管理成為了保障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必要手段。而企業合規管理之企業刑事合規審查是保障企業長期發展的關鍵環節。本文以企業刑事合規審查為主題,旨在為企業提供一份詳細的實操指南,以便在面對刑事法律風險時更好地應對。
導言
企業刑事合規審查是指以刑事法律和刑事實務的標準來識別、評估、預防和控制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的法律風險。預防公司、企業經營活動涉嫌刑事犯罪,預防員工等個人犯罪牽連企業、企業家及企業高管,預防公司、企業被動牽涉刑事案件。刑事合規審查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避免因刑事犯罪行為導致的企業聲譽損失、法律責任、罰款甚至破產。
一、企業刑事合規審查的必要性及目的
1、遵守法律法規:刑事合規審查有助于企業確保遵守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例如反賄賂、反洗錢、知識產權保護等。遵守法律法規不僅是企業的基本義務,而且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2、降低法律風險:通過刑事合規審查,企業可以及時發現潛在的違法行為,降低因違法行為導致的罰款、賠償、停產、吊銷營業執照等法律風險。這對于保護企業的利益和維護企業價值至關重要。
3、維護企業聲譽:刑事合規審查有助于企業維護良好的商業聲譽。在合規審查過程中,企業可以發現并及時糾正違法行為,防止負面新聞和輿論影響企業形象。良好的聲譽對于獲得客戶信任、拓展業務和吸引投資具有重要意義。
4、促進業務拓展:合規經營是企業與客戶、供應商和投資者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的基礎。通過刑事合規審查,企業可以展示其誠信經營和合規經營的形象,從而促進業務拓展和市場份額的擴大。
5、提高管理水平:刑事合規審查可以發現企業內部管理存在的問題,如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合規制度不完善等。這有助于企業優化管理結構,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和效率。
6、培養合規意識:刑事合規審查可以促使企業加強員工的合規培訓和教育,提高員工的法律意識和合規水平。員工合規意識的提高有助于預防員工違法行為,降低企業的法律風險。
7、持續改進和發展:通過刑事合規審查,企業可以發現其合規體系的不足之處,從而進行持續改進和完善。這有助于企業在日益嚴格的法律法規環境中應對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
因此,企業應認識到刑事合規審查的重要性,應將其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企業刑事合規審查的主要階段及類型
企業刑事合規,根據企業刑事法律風險發生的階段具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事前的刑事合規
事前的刑事合規是指律師為那些尚無明顯刑事法律風險的企業或高管提供一般性合規業務咨詢,展開合規培訓,發現企業章程規范方面的法律漏洞,發現企業的經營或交易行為中的法律風險,在企業設立、投資、經營、交易等各個方面提出避免法律風險的建議,幫助企業重新建章立制,幫助企業創立合規部門并樹立合規意識、培育合規文化等。
2、事中的刑事合規
事中的刑事合規是指在企業或企業高管、員工已經面臨明顯的刑事法律風險的情況下,律師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防范或避免法律風險的服務。這里所說的“已經面臨明顯的刑事法律風險”,是指針對企業或高管、員工的刑事訴訟程序雖尚未啟動,但該企業或高管、員工已經感受到存在被立案偵查的現實危險。例:與本企業有密切合作關系的關聯企業正在接受立案偵查,有關部門已經讓本企業或者本企業的相關人員配合調查,這些跡象都顯示針對本企業或高管、員工的刑事偵查活動即將展開,面臨著受到刑事指控。
3、事后的刑事合規
事后的刑事合規,又稱之為“刑事調查的應對”,是指企業或者企業高管、員工已經被偵查機關立案調查甚至采取強制措施,律師針對偵查機關的調查為企業或者企業高管、員工提供合規服務。
三、律師在企業刑事合規審查中各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
(一)在事前企業刑事合規審查中,律師的主要工作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刑事合規政策和制度
企業應制定一套完整的刑事合規政策和制度,這些政策和制度應涵蓋企業的所有業務活動和員工行為,包括但不限于:反賄賂、反洗錢、反壟斷、知識產權保護、稅收遵從、數據保護和隱私權等。制定的政策和制度應與國家法律法規相一致,同時要能夠適應企業的特殊需求。
2、建立內部控制體系
企業應建立一套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以監管企業各項業務活動。內部控制體系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權限和職責分工: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和員工的職責和權限,以確保業務活動的合規性。
業務流程監控:對企業的各項業務流程進行監控,確保流程的合規性和有效性。
信息披露和報告制度: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和報告制度,以確保信息的真實、準確和及時。
d. 風險管理機制:對企業的各項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控制,降低刑事法律風險。
3、開展員工培訓與教育
企業應定期為員工提供刑事合規培訓和教育,提高員工的法律意識和合規水平。培訓內容應包括國家法律法規、企業刑事合規政策和制度、刑事風險識別和預防等。
4、進行風險評估和管理
企業應定期進行刑事合規風險評估,發現潛在風險,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或降低。風險評估的過程中,應充分了解企業所面臨的潛在刑事風險,并對風險進行分類和排序,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防范。風險管理的關鍵環節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風險監測等。
5、實施監督與審計
企業應對刑事合規體系進行定期的監督和審計。監督和審計的目的是確保合規政策和制度的有效執行,評估合規體系的有效性,并及時發現潛在的刑事合規問題。
6、持續改進與反饋
企業應根據監督和審計的結果,對刑事合規體系進行持續改進,同時企業建立一個有效的問題反饋和整改機制,以確保刑事合規問題得到及時處理和解決。
(二)在事中企業刑事合規審查中,律師所從事的工作主要有三個方面:
1、開展針對性合規調查。也就是對單位或者自然人所從事的相關活動是否涉及刑事法律風險有針對性的進行全面調查,對這些交易和經營活動的細節進行了解和分析;
2、診斷刑事法律風險。針對各項交易和經營行為,根據法律規定,明確指出這些交易、經營等行為是否觸犯了刑法,究竟構成哪些罪名;
3、提出防范刑事法律風險的建議。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提出避開罪名的具體補救措施,降低刑事法律風險。比如補齊相應合同、退回相應款項、還清相應債務等。
(三)在事后企業刑事合規審查中,律師從事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個方面:
1、向客戶講解可能所涉及的罪名以及相關的量刑規則;
2、幫助客戶熟悉刑事訴訟程序的流程;
3、幫助客戶了解偵查訊問程序的流程;
4、向客戶講解基本的證據規則,尤其是訊問筆錄的效力;
5、協助客戶分清無罪證據與有罪證據,并做好對無罪證據的保全工作,以避免偵查人員立案后將全部證據材料予以扣押,以至于可能陷于有理說不清、有證無處取的困境等。
四、企業刑事合規審查不合格給企業帶來的法律后果
1、不利法律責任:企業形式合規審查不合格可能導致企業及企業家、高管承擔法律責任。根據具體情況,企業可能面臨罰款、沒收違法所得、限制經營活動、吊銷營業執照等行政處罰。在嚴重的情況下,企業家及高管、員工甚至可能面臨刑事責任。
2、信譽嚴重受損:合規審查不合格會損害企業家和企業的聲譽,導致客戶、合作伙伴和投資者對企業的信任度下降。這可能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業務拓展以及投資合作產生不利影響。
3、造成經濟損失:合規審查不合格可能導致企業承擔經濟損失。這包括直接的罰款、賠償等法律責任產生的費用,以及間接的業務損失、市場份額流失等因聲譽受損而導致的巨大經濟損失。
4、內部管理矛盾:形式合規審查不合格通常暴露出企業內部管理存在問題,例如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合規制度不完善等。這要求企業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進行整改,以提高企業的合規水平。
5、高企業運營成本:為了解決合規問題,企業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和人力資源進行整改、培訓和監管。這會導致企業運營成本上升,對企業的利潤產生影響。
6、合規整改壓力:企業家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合規整改,以避免進一步的法律風險。這可能給企業家帶來很大的壓力,需要在短時間內采取措施解決合規問題。
總之,企業形式合規審查不合格對企業家意味著可能面臨法律責任、信譽受損、經濟損失以及合規整改壓力等多方面的影響。企業家應重視合規審查,及時整改問題,以降低法律風險和保護企業的利益。
五、探究企業“刑事合規審查”應重點關注的方向
我國企業合規管理現階段所推行的基本原則是“以檢察機關為主導,通過建立單位犯罪量刑指導意見、涉罪企業合規承諾、單位附條件不起訴等制度,構建中國式的刑事合規,重塑檢察機關預防企業犯罪角色,豐富檢察權內涵,進而推動檢察權在國家治理體系中角色的重大變更”。為進一步推進刑事合規制度在我國的適用,激勵企業能夠主動建立刑事合規體系進行合規審查整改,由最高檢提出并在包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山東、遼寧等省范圍內的全國百余家檢察院開展的“刑事合規不起訴”工作已經如火如荼的進行。
(一)如何幫助企業建立事前刑事合規體系,做好事前的刑事風險的防控;(二)當企業已經踩了刑事犯罪的紅線,如何幫助企業制定事后的刑事合規計劃,監督企業做好刑事合規整改,為涉罪企業爭取“合規不訴”;是探索和開展企業“刑事合規審查”應當重點關注的兩個方向。
六、重點闡述律師在“企業事后刑事合規”中的角色及作用
律師作為企業“合規監管人”對企業合規進行監管。
以檢察院為主導,推動涉罪企業進行刑事合規整改,律師作為第三方“合規監管人”參與其中對企業進行監管。律師事務所及律師作為監督者的角色參與檢察機關主導的涉罪企業刑事合規整改,其首先應當進入合規監管人的“名錄庫“,名錄庫成員是由司法局和檢察院協同選任。律師作為第三方合規監管人,其主要是對涉罪企業的合規情況進行監管。
具體內容包括:
律師應就企業刑事合規情況進行調查;
協助犯罪嫌疑企業制定合規計劃以及協助檢察院監督合規計劃的執行;
針對企業刑事合規建設出具階段性書面監控報告,作為檢察院作出相應處理決定的參考。
律師作為企業“辯護人”參與企業合規業務。
尋找涉罪企業適合做刑事合規不訴的理由,并說服檢察機關對該企業啟動合規整改的程序,力求將刑事犯罪對企業的損害降到最低。
1、當企業或企業高管已經涉嫌犯罪,進入刑事訴訟程序后,律師作為企業的辯護人,更多的還是履行辯護職責,律師應結合企業自身處境,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拿出優質可行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了解涉嫌的罪名及可能引起的刑事處罰,為面對違法調查提供法律指引,積極收集無罪、罪輕的證據,將“刑事合規不起訴”作為一種有利的辯護手段,尋找涉罪企業適合做刑事合規不訴的理由,積極主動的為涉罪企業申請和爭取做合規整改和建設。力求將刑事犯罪對企業的損害降到最低。
2、隨著“刑事合規不起訴”試點單位的進一步增多,相信面向全國普遍實施指日可待。律師應發揮主觀能動性在事前合規等環節就發揮作用,參與其中,為更多的企業建立刑事合規體系貢獻一份力量,讓更多的企業能夠真正做到合規經營并能夠經得住時代的長久考驗,這也是我國推行“刑事合規不訴”制度的初衷。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應全面提高合規意識,將刑事合規審查納入企業戰略發展的核心,通過完善合規體系,可以及時發現和防范刑事風險,降低企業因刑事犯罪行為帶來的法律責任和經濟損失,保護企業聲譽和品牌形象,確保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本文由北京中嘉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任萬東律師、武曉波(實習)律師共同撰稿提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