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省會南京市,古稱“金陵”、“建康”,作為六朝古都,文化底蘊非常深厚,諸多名勝古跡和歷史典故名揚四海。南京不僅在文化方面建樹斐然,經濟建設方面的成績也是碩果累累。
據最新數據,南京市2022年GDP為16908億元,排名全國第十位。人均GDP為179424元,GDP前十城市中排名第三。
南京的地理位置相當優越,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是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城市。根據當地產業結構分析,南京已經形成了汽車產業、鋼鐵產業、電子信息制造業和石化新材料四大支柱產業。南京市將圍繞這四大支柱產業,招引上下游企業進行補鏈強鏈、打造完整產業生態,促進產業升級,夯實穩固在長江經濟帶下游中心的重要地位。雖然南京市產業偏向于傳統,但是在先進制造業的發展上也在持續發力,比如涉足“雙碳”概念、業界領先的能源互聯網產業集團南瑞集團總部就坐落在此;又比如研究未來網絡、5G發展及演進等通信領域有得天獨厚優勢的紫金山實驗室也取得多項技術突破。
南京市投促局獲悉,今年一季度,南京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587個;完成簽約項目投資總額3725.3億元,同比增長14.3%;完成實際投資總額664.7億元,同比增31.1%。這不得不歸功于南京市政府對于營商環境的大力治理,今年3月落地的《南京市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若干政策措施》以及更早的《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從財稅、政務服務、交通、金融支持等各個方面都給予相當分量的支持,可見南京對于優化營商環境、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決心不可謂不大。
綜上所述,對于志在加入擁有區位優勢和產業生態優勢明顯地區的企業而言,南京市首先財政健康、各項政策獎勵的兌現無虞;其次支柱產業發展已經在升級的快車道上,涉足“雙碳”、“智能”、“5G”等先進概念,明顯提升了產業發展的“天花板”;最后就是南京市為改善當地營商環境是“下大力氣,動真功夫”,切實為來寧落地的企業與創業者帶來便捷與多方面支持。
而對于金融領域,南京市近段時間發力母基金和S基金。對于VC/PE而言,具有相當體量且踴躍出資的國資LP十分受青睞,目前資本市場正在發生轉型,國資在募資寒冬里正逐漸成為出資主力。不論是半年多前成立的規模20億元的秦淮產業引導基金,還是去年5月底剛剛落地的南京首支市場化運作S基金—紫金建鄴S基金,都表明了南京擁有非常活躍的投資生態,在“募投管退”全環節發力,吸引專業GP返投當地,從而幫助實現基金招商、金融招商,將優質的項目、資本以及人才源源不斷引入南京。
而南京下屬各區對于總部經濟、金融科技企業以及各類高新產業落地均有豐厚的落戶獎勵及稅收優惠政策,最高獎勵達千萬級!對于相關政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公眾號金融小鎮網詳細了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