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綠色發展按下快進鍵,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駛入快車道。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做好包括綠色金融在內的“五篇大文章”,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如何支持綠色金融不斷突破“瓶頸”、轉型升級,一直備受關注。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在此前后,深交所聯合浙江證監局、浙江證券業協會、浙江上市公司協會、財聯社等單位舉辦“金融強國繪藍圖 投教為民譜新篇”投資者專項服務系列活動之浙江站活動。緊扣“綠色金融”主題,在財通證券、東方證券、浙商證券的承辦下,通過黨建學習、投教大講堂、ESG主題交流會、走進上市公司、行業交流、投資者座談等7場投教活動,普及宣傳綠色金融知識,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強化投教“黨建引領”
杭州市玉皇山南基金小鎮便是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造的金融特色小鎮,是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典范。
8月16日上午,活動一行與浙江轄區券商投教代表等近百人走進基金小鎮,開展黨建學習。
“金融是‘國之大者’,關系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國家興衰,金融有責。從歷史、現實和全球三個視角全面論述了中國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客觀必然性,并深入解讀金融強國的“六大關鍵核心要素”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八個堅持”,引起大家的共鳴和思考。
浙江證監局相關負責人員表示,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八大堅持”,也是投保和投教工作的重要指導原則。投教工作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記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使命擔當,以優質高效的投資者服務,夯實金融強國建設基礎。
在隨后舉行的浙江轄區投教業務交流會上,相關金融機構投教負責人圍繞“投教助力金融強國”主題,分享他們在投教工作中的實踐經驗以及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大家普遍認為,投教作品應避免“同質化”,注重“個性化”和“差異化”,與熱點和傳統文化相結合,吸引更多人群的關注。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投教工作應該加強對投資者的關心和保護,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
“通過這樣的行業交流,各機構不僅能夠相互學習、借鑒有效的投教策略和方法,還能夠共同探討解決投教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從而提高整個轄區的投教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務于廣大投資者。”一位投教負責人這樣說道。
深化投教“綠色賦能”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到2030年和2035年我國綠色低碳轉型的主要目標,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對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涵蓋了區域發展、產業結構、能源、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不同領域,并部署提升金融工具支持力度。
我國已初步構建涵蓋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綠色信托以及碳金融產品在內的多層次綠色金融產品體系。數據顯示,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數量性指標”已經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但是,綠色金融領域專業性較高,公眾對其較為陌生,相關知識的普及成為投教工作的重要課題。為了增進投資者對綠色金融的認識,本次活動舉行了一系列的綠色金融知識宣講。
8月14日下午,活動一行與三十余名個人投資者聚集在財通證券投教基地,共同學習ESG投資的概念和理念。
所謂ESG投資,是指在基于傳統財務分析的基礎上,通過E(環境)、S(社會)、G(治理)三個維度考察企業中長期發展潛力,希望找到既創造股東價值又創造社會價值、具有可持續成長能力的投資標的。來自上海信公股份和財通證券的兩位授課老師為投資者普及了ESG的基礎知識,并通過相關政策和案例的解讀,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ESG投資的理念和方法。
8月15日下午,一場以“ESG理念、實踐與發展”為主題的交流會在杭州市玉皇山南基金小鎮舉行,浙江轄區上市公司及擬上市企業代表、證券從業人員、私募機構等200余人參加了本次交流。來自高校、監管、業界和上市公司的四位資深專家分別從各自專業角度,對ESG投資的相關理念與發展趨勢、信息披露要求、投資創新、管理實踐等方面做了主題分享。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教授為大家介紹了國內外ESG投資的研究前沿,并就ESG投資方面的相關統計數據進行了詳細解讀。深交所相關人員在交流會上詳細介紹了《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7號——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幫助上市公司進一步明確ESG信息披露方面的框架和標準。東方證券研究所ESG負責人表示,ESG投資策略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相契合,有助于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泰格醫藥首席合規官展示了公司推進ESG管理的經驗,展示了ESG與公司發展戰略相結合的巨大潛力。
在活動交流環節,與會代表還就ESG實踐與商業模式創新相結合、避免企業的“漂綠”風險、處理全球ESG信息披露和評級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展開了長時間熱烈討論。
大家一致認為,ESG不僅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更是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通過將ESG理念融入企業戰略和運營中,企業能夠更好地識別和管理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風險與機遇,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
探索實踐“綠色創新”
綠色金融是支持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活動。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金融工具,綠色金融為企業的綠色轉型和升級提供資金支持,幫助企業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帶領投資者走進綠色發展理念的上市公司,直觀感受企業的綠色實踐,了解企業如何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發展戰略、企業運營和企業文化中,這種親身體驗有助于投資者更全面地理解綠色金融和ESG投資的實際意義和長遠價值。
8月15日上午,活動一行帶領中小投資者走進運達股份。作為國內領先的風力發電機組制造商,運達股份的發展歷程是中國風電產業快速崛起的縮影。在公司高管的帶領下,投資者們參觀了企業的制造車間和數字化展廳。
在投資者交流環節,運達股份高管介紹了公司在業務發展、盈利水平、海外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情況,財通證券相關行業研究員結合國內風電行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
8月16日下午,活動一行陪同投資者走進西子潔能。西子潔能是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為客戶提供能源解決方案與智能化能源裝備和服務。投資者參觀公司在杭州的生產基地、展廳,并與公司高管面對面交流。針對投資者提出的固定資產更新折舊、海外市場拓展、業務方向、負債率、股權投資等問題,公司均一一給予詳細解答。浙商證券相關行業分析師認為,西子潔能作為余熱鍋爐領域的龍頭企業,憑借其在清潔能源裝備及解決方案方面的專業能力和依托熔鹽儲能技術的應用拓展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通過走進上市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和深入交流,投資者不僅加深了對綠色產業的理解,更切身感受到了中國企業在推動綠色創新、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方面的決心和能力。正如一位參與活動的投資者所說:"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綠色經濟的無限潛力。作為投資者,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通過理性投資推動更多資金流向綠色產業,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