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新股審核正在提速。上周起,北交所新股審核的節奏從虎年開市以來的“1周1審”變為“1周2審3家”,本周,北交所兩場審議會議將分別于3月31日、4月1日舉行,屆時將有榮億精密、奧迪威、鑫匯科3家企業上會。
業界專家推測,年報業績披露后,北交所審核速度將進一步加快,北交所正進入擴規模、增效率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交所提高審核效率的同時,把好“入口關”、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信號也已明確釋放。25日,北交所上市委員會2022年第10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大禹生物順利過會,三維股份則暫緩審議,成為北交所首家暫緩審議的企業。
3月31日,新三板今年第一次調層將啟動,這也是新三板調層新規實施后的首次分層調整。多家基礎層公司在沖刺“升層”的同時,也宣布啟動北交所上市輔導,“搶跑”布局北交所“IPO賽道”。
北交所上市審核提速
北交所網站公開信息顯示,目前正在排隊的企業中,狀態為“已受理”的有3家,分別為惠豐鉆石、晨光電纜和思柏科技;“已問詢”的公司共有30家,除上述三家排隊上會企業外,還有立方控股、高德信、朗鴻科技等;“通過”的有科創新材、大禹生物和駿創科技等3家公司;“報送證監會”的有3家,分別為則成電子,燦能電力和天潤科技;“暫緩審議”的為三維股份1家。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條件的公司已超過千家,報送輔導備案材料、輔導備案登記受理及輔導驗收通過的企業共有330家(剔除2家摘牌企業)。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占比較高。
北交所相關負責人日前在公開場合表示,4月份開始,北交所的上市節奏將陸續加快,希望今年北交所能夠實現發行上市的常態化,2022年北交所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擴大規模,同時提高上市公司的“質”與“量”。
北交所上市委員會的審核節奏已明顯提速。3月份以來,北交所上市委共召開5次會議,審核了7家企業。自北交所成立以來,截至3月27日,過會企業數量達到16家;今年上會的企業共12家,其中11家過會。上周起,北交所新股審核的節奏已從虎年開市以來的“1周1審”變更為“1周2審3家”。
本周北交所2場審議會議將分別于3月31日、4月1日舉行,屆時將有榮億精密、奧迪威、鑫匯科等3家企業上會。
其中,榮億精密將于3月31日上會。資料顯示,榮億精密為工信部評出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主營業務為緊固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用于3C、家電、醫療、器械、電子電氣、汽車、機械制造設備等行業。奧迪威、鑫匯科將于4月1日上會。
業界專家推測,年報業績披露后,北交所的審核速度將會加快,按一周審核通過3家公司計算,到今年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規模大約可以擴至200家左右。
該專家表示,能夠登陸北交所的中小型創新企業,也多處于我國各產業鏈的中間位置,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些企業上市融資,不僅能滿足自身的快速發展,還能帶動其上游供應商、保障其下游企業的發展。北交所有效擴大規模,既是企業的現實需求,也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
北交所首現暫緩審議企業
3月25日,北交所官方網站發布了2022年第10次審議會議的結果,兩家上會企業中,一家過會,一家暫緩審議。
過會企業為大禹生物,主營業務為飼料添加劑(包括微生態制劑、飼用酶制劑)、飼料及獸藥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20年,公司被國家工信部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招股說明書顯示,2021年大禹生物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7億元至1.8億元,同比增長17.37%至24.27%;實現歸母凈利潤3400萬元至3700萬元,同比增長3.84%至13%。
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500萬股,或不超過1725萬股(全額行使本次股票發行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募資約1.5億元,用于“微生態制劑產業化項目”、“營銷服務中心建設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三維股份成為北交所首家暫緩審議的企業。
公開信息顯示,審議會議要求三維股份進一步論證現有ERP系統能否有效發揮保證財務報表真實性、準確性的作用,補充說明保障外幣資金安全的具體措施、未來外幣資金的使用計劃,以及對防范資金違規外流、股東利益被侵犯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措施;要求申報會計師對其財務基礎及內部控制有效性實施針對性審計程序,要求保薦機構、申報會計師、律師補充核查實際控制人境外資金流水情況,并論證發行人在歷年大額分紅且持有大額現金的情況下募集資金投入新的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的必要性與合理性。
基礎層公司“搶跑”北交所IPO
北交所審核提速的同時,新三板公司也開始早謀劃、早布局。隨著今年第一次分層時間臨近,不少基礎層在備戰“升層”的同時,也提前宣布進入北交所上市輔導。
統計顯示,僅過去一周,就有7家掛牌企業更新了其上市輔導的最新進展,其中包括磐電科技、共同管業、盛安傳動等3家基礎層企業。
其中,盛安傳動向江蘇證監局報送的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材料獲得受理,備案日期為3月23日;磐電科技向湖北證監局報送的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材料予以受理,備案日期為3月21日;共同管業于3月21日向四川證監局提交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材料,輔導機構為華西證券。
申報北交所上市,須先進入新三板創新層。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日前發布了修訂后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分層管理辦法》(下稱《分層管理辦法》)及配套指南,在分層調整的時間安排上做出重大調整,由此前每年4月30日啟動定期調層,改為上半年2到6月逐月實施,下半年9月一次實施。這使掛牌企業能夠更加從容、有序地安排年報披露、發行融資、進入創新層,以及籌備上市等各項工作。
《分層管理辦法》也對創新層的進入條件、降層安排等方面作出了調整。中金公司研報觀點認為,本次修訂進一步放寬了創新層入層標準,增強了對于優質企業的吸引力,有利于統籌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與北交所間的制度協同,對于發揮新三板分層制度優勢,提升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能力有重要作用。
截至3月27日,報送輔導備案材料、輔導備案登記受理及輔導驗收通過的330家新三板企業中,基礎層企業有70家之多。部分已經披露2021年年報的基礎層公司,不僅業績指標符合“升入”創新層的標準,甚至也已達到了北交所的財務條件。
例如,信維股份去年業績爆發式增長,實現營收30.11億元,同比增長271.65%;實現凈利潤7537.92萬元,同比增長259.03%。海達爾2021年實現營收2.61億元,同比增長32.44%,實現凈利潤3026.04萬元,同比增長36.15%。一致魔芋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01億元,同比增長32.06%,實現凈利潤5935.27萬元,同比增長33.81%。上述公司的營收、盈利指標均達到了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