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康普化學(834033)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2日接待了紅塔證券、渤海證券、首創證券、金元證券4家機構的調研。
調研的主要問題及公司回復概要
問題1:公司“年產2萬噸特種表面活性劑建設項目”進展情況如何?
公司“年產2萬噸特種表面活性劑建設項目”,是充分利用公司現有技術水平,結合產品市場發展前景,建設特種表面活性劑產線。項目建設地點為重慶市長壽區化中大道7號,預計總投資13,000萬元,在公司現有廠區預留用地進行項目建設。該項目計劃建設周期為2年,目前在正常推進中,項目達產后,公司金屬萃取劑年產能將由5,000噸增至8,500噸,同時新增300噸酸霧抑制劑、7,200噸礦物浮選劑以及4,000噸改質劑等其他特種表面活性劑年產能,特種表面活性劑合計年產能將達到2萬噸。
問題2:公司在該行業競爭能力如何?
公司產品屬于精細化工中的特種表面活性劑,主要運用于濕法冶金工藝。由于該領域技術門檻較高,同時下游客戶均為大型跨國集團,對供應商的選取較為嚴格,因此行業集中度較高。與競爭對手相比,公司位于中國西南地區,人力成本和運輸成本較低,具有顯著的成本優勢。經過數十年的積累,公司工藝技術優良、產品質量穩定,能夠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產品,競爭優勢較為明顯。同時,同行業公司主要為大型綜合企業集團,業務條線龐雜、下游客戶眾多;而公司專注于金屬萃取劑產品的研發與銷售,能夠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產品與服務,及時響應客戶需求并提供相應技術支持與解決方案,取得客戶的信任并增強客戶粘性,可有效提升在行業競爭能力。
問題3:公司募投項目“康普化學技術研究院”的定位是怎樣的?
公司募投項目“康普化學技術研究院”是公司堅持以技術塑造產品價值路線的重要體現。公司目前核心技術主要圍繞金屬萃取劑產品,掌握了關鍵的萃取劑化工合成技術以及針對不同礦石金屬成分、品位、酸堿度和雜質特性等的特有產品配方,可以為下游客戶提供定制化的產品和技術服務。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客戶范圍不斷拓寬,對產品及服務亦存在新的需求。本項目將圍繞金屬溶劑萃取、礦物浮選、酸霧抑制劑、其他特種表面活性劑等多個重要領域開展技術創新,有助于公司在鞏固現有研發成果的同時,完善和提高研發條件,增強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能力,吸引更多高素質研發人才,以行業趨勢與客戶為導向,拓寬產品研發覆蓋領域以適用更多的應用場景,進而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問題4:目前濕法冶金的全球占比如何,相比火法冶金有何優勢?
以銅為例,到2020年,全球采用“浸出-萃取-電積”工藝的濕法冶銅產量已達390萬噸,占銅總產量的16%。相較于火法冶金,濕法冶金不需要高溫灼燒的反應過程,具有能耗更低、污染更少、操作友好的優點,此外,濕法冶金由于提純效率高,更適用于含礦量較低的貧礦、尾礦的冶煉提純。在節能環保的政策支持以及全球礦石品位逐漸下降的背景下,濕法冶金有望逐漸替代火法冶金,成為冶金工藝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