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北交所新上市的新股已有12只,上市首日表現有所分化,并且低價股看起來更受市場青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犀牛之星研究院統計,這新上市的12只股票首日漲幅最高的是馳誠股份,上市當天大漲80.75%,歐福蛋業上漲69.6%次之;而表現最差的是迅安科技,上市當天開盤即破發,截至收盤收于發行價,其次是樂創科技上市首日上漲不到1%。總體來看,有10只新股首日上漲超20%,2只新股首日表現較弱,上市首日表現較為分化。
在發行市盈率十分接近的情況下,是何原因導致新股上市后表現各異?
首先最明顯的差異就是高低價股受市場追捧度不一。
近期北交所的新股普遍調低發行價,主動讓利于二級市場。據統計,上市首日表現較弱的兩家發行價相對較高,均高于12元;而漲幅較大的新股,有的發行價甚者不到10元,由此來看,低價股或更受市場青睞。
其次,從行業來看,漲幅較大的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生物醫藥兩大行業,例如峆一藥業,新贛江上市首日漲幅超50%,馳誠股份首日大漲80%。
最后,犀牛之星發現,把時間拉長,截至2月24日,這些次新股上市過后的股價走勢又出現了另一番景象。
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小幅微調或持續上漲。12家公司中,有3家公司出現了小幅下跌,3家公司持續上漲,這些公司中除了樂創技術去年三季度業績下滑,其余公司凈利均漲超20%,有的甚至實現業績翻番。
第二類:大幅回調。在這12家公司中,有5家回撤超50%,其中田野股份回調至發行價。而他們的去年三季度的業績表現并不佳,其中利爾達、保麗潔、田野股份去年歸母凈利分別下降22.44%、28.72%、23.3%。
第三類:繼續下跌。這些新股中僅有迅安科技持續下跌。截至2月24日收盤,迅安科技報12.05元/股,較發行價13元/股跌幅為7.31%,已跌破發行價。而業績方面,公司去年三季度營利雙降,其營收1.35億元,同比下降15.45%;歸母凈利3317.2萬元,同比下降14.65%。
綜上,我們不難看出,新股走勢分化與公司基本面息息相關。
那些大幅回調的企業,很大部分原因是市場情緒高漲,加上過度炒作而使得上市首日過度釋放透支了未來的成長空間,后續業績又沒有什么亮點,難以支撐這高漲的走勢,回撤亦是必然的。
而持續下跌的迅安科技沒有那么好運受到市場追捧,而是延續了年前的破發頹勢,開盤即破發。加上其去年三季度的業績不佳進一步加劇其下跌趨勢。
因此,本質上決定企業股價走勢的底層邏輯還是標的質地如何,以及對未來幾年行業景氣度的預期。
這表現最為明顯的是1月19日上市的天宏鋰電,上市首日表現不及預期,僅上漲20%。但是后來斬獲2個30cm漲停板,截至2月24日,股價翻番。至今上市僅一個月,就13次登上龍虎榜,多次受到機構、游資的追捧。
資料顯示,天宏鋰電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模組研發、設計、組裝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動力型鋰電池模組、以及儲能型鋰電池模組等。
業績方面,受益于產業鏈總體量價齊升,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增長帶動動力電池及材料需求增長,近幾年來公司業績保持穩定增長,去年三季度營收2.62億元,同比增長3.89%;歸母凈利2363.23萬元,同比增長42.02%。
結語
新股走勢分化的背后關鍵是質地。無論新股上市首日股價走勢如何,后續終究都會被市場多方博弈之后得到糾正。
所以對于企業而言,只有保持自身的良好發展,才不會被市場淘汰;對于投資者來說,選對優質標的才是賺錢的最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