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業務低迷的德力股份,在3次收購游戲公司未果后,開始向新材料加工領域探索。
近日,德力股份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現金支付的方式受讓江蘇翔騰45%-51%股權。資料顯示,江蘇翔騰主要從事液晶模組相關材料的貿易和裁切加工等業務,若收購完成,德力股份將新增新材料加工業務,涉足液晶產業。德力股份表示,這是公司在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方向的有益嘗試。
據了解,這并非德力股份首次進行轉型。這家主營日用玻璃器皿制造、銷售的公司,此前已3次計劃收購游戲公司,但均以失敗告終。
2014年初,德力股份與國內手游行業龍頭綠岸股份進行初步接觸,該消息導致其股價大幅上漲,遺憾的是,雙方最終沒有達成合作協議;2014年7月16日,德力股份宣布溢價9倍“迎娶”收購武神世紀,但最終因未來發展及市場競爭態勢的戰略規劃等存在較大分歧,雙方宣布“分手”;2015年9月,德力股份宣布擬25.11億元收購廣州創思股份,但最終以“廣州創思涉嫌侵犯盛大游戲著作權案件仍在調查中”為由終止了此次資產重組。
有業內人士表示,德力股份接二連三謀劃收購的背后,是公司業績的低迷及主營業務收入的逐年下滑。
數據顯示,2014-2017年及2018上半年,德力股份分別實現凈利潤959.98萬、-6268.99萬元、-6130.99萬元、5057.88萬和-2485.74萬元。德力股份表示, 2017年扭虧主要因當年度獲得較多的政府補助和投資收益,而今年上半年沒有了這部分收入,報告期內虧損符合公司實際經營情況與行業現狀。
主營業務方面,2014-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德力股份扣非凈利潤分別為-74.43萬、-6752.70萬、-1.07億、-2822.10萬和-2574.36萬。
至于德力股份的此次收購能否成功,股吧里有投資者持懷疑態度,“畢竟有過3次失敗的經歷,所以是否能成功不好說”。更有股民認為,在傳統業務持續下滑、轉型連續失敗的情況下,德力股份的虧損或進一步加大,可能被推向退市邊緣。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次重組廣州創思失敗時,德力股份董秘俞樂曾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不排除繼續收購游戲資產可能。”至于公司為何這次收購為何瞄準了新材料加工領域,未來是否還會收購游戲資產,中國網財經給德力股份發去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時沒有收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