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宏圖高科和南京新百相繼宣布股東增持計劃延期,其控股股東三胞集團的債務問題被推到臺前。
據了解,宏圖高科曾于2018年2月3日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三胞集團、實控人袁亞非擬6個月內增持宏圖高科股票,增持資金不少于5000萬元,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2%,期間因重大資產重組停牌而導致該增持計劃的截止日期延后到12月13日實施完成;同年6月,南京新百也表示,三胞集團和袁亞非計劃6個月內,斥資不低于4億元增持,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2%。
截至增持期滿,三胞集團在南京新百和宏圖高科兩家上市公司的實際增持數量皆為零。而對于未執行增持計劃的理由,兩家公司均表示,是因為控股股東三胞集團目前償債壓力大、資金流動性緊張。
多筆債務違約
公開資料顯示,三胞集團是一家集金融投資、商貿流通、信息服務、健康醫療、地產開發五大板塊于一體的公司,旗下有宏圖高科、南京新百兩家上市公司。截至2108年9月末,三胞集團負債總額504億元,資產負債率接近65%;而凈利潤方面,該公司1-9月虧損了15.89億元。
業績虧損的三胞集團,自2018年7月開始爆發了流動性危機。多家江蘇省外金融機構要求未到期債務提前還款,并對三胞集團及關聯企業采取起訴及查封、凍結賬戶、資產和股票等,相關訴訟、執行案件達50多起。
債券方面,2018年7月16日,和合資管公告稱,由于三胞集團未能在約定時間內支付全部回購價款,導致“和合資管-安盈保6號三胞集團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未能如期獲得本金和投資收益,融資人發生實質違約。據悉,該資管計劃的總規模為5580萬元。受此影響,中誠信證評已將三胞集團主體及債項信用等級由最初的AA降至BBB-,并將其列入“可能降級”的信用評級觀察名單。另外,自今年7月以來,三胞集團被執行人信息達8項。
理財產品方面,互聯網理財平臺立馬理財于11月向投資人公告稱,旗下三款理財產品“嘉康盈”、“嘉順盈”、“嘉恒盈”已于11月20日開始陸續到期,但因為融資主體三胞集團資金鏈緊張,無法按期回購。
中國網財經記者還注意到,三胞集團已經將其持有的兩家上市公司的股權幾乎全部質押,其中南京新百質押了2.96億股,占其持股總數的97.43%;持有宏圖高科的股權質押率也高達98.76%。
旗下兩家A股公司業績巨虧
三胞集團的流動性危機很快蔓延至旗下的兩家A股上市公司。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增持計劃延期,宏圖高科和南京新百的股份還分別遭到14次和12次輪候凍結。
業績方面,宏圖高科2018年前三季度虧損3.56億元,同比下降176.39%;南京新百則虧損逾12億元,同比下降424.52%。
因三胞集團債務危機,宏圖高科已連續在12月11日和12月12日發布公告稱,公司201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2018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未能按期兌付。據悉,這兩項債券的本期應償付本息金額分別為7.42億和6.34億元。此外,宏圖高科原計劃出售給三胞集團的宏圖三胞、浙江宏三、北京宏三各51%的股權,也因三胞集團的債務危機而宣告終止。
為解決流動性偏緊問題,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提出了“100億瘦身計劃”,并陸續出售非核心資產,如出售福來德百貨、美國博克斯通以及板橋健康快樂小鎮等項目。
據三胞集團方面披露,三胞集團2018年已經減少負債115億元,2019年將繼續降低負債約100億元。對于實現這一目標是否有哪些具體的措施,中國網財經記者試圖對三胞集團工作人員進行采訪,但其員工表示:“領導在開會,不方便接受采訪。”中國網財經記者按照其要求將采訪函件發至指定郵箱,但截至發稿時未有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