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股市快速上漲,權益基金凈值回升,運作接近一年半的首批公募基金中基金(FOF)凈值絕大多數已經回歸1元面值,今年收益率皆超過4%,凈值回升最快的海富通聚優精選年內漲幅已達17.9%,體現了較好的賺錢效應。
公募FOF多數回歸面值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7日收盤(FOF凈值更新有延遲),去年一度虧損的首批公募FOF多數回歸面值,目前除了配置權益基金較多、去年受傷較重的海富通聚優精選凈值為0.93元之外,華夏聚惠穩健目標、建信福澤安泰、南方全天候策略等已回歸1元面值以上。
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上漲讓不少權益類基金迎來賺錢效應,公募FOF戰略配置的權益類基金也為整個FOF凈值帶來不俗的貢獻。
去年四季度前十大重倉皆為偏股混合基金和被動指數基金的海富通聚優精選,今年以來收益率為17.9%,股市的快速反彈讓這只FOF漲幅最為迅猛,但目前仍因去年跌幅較大,凈值仍處于面值以下。
其余的以固收類基金配置為主的首批FOF,今年凈值漲幅皆在4%以上,華夏聚惠穩健目標還以5.33%漲幅排名居前,已經完全收復去年跌幅,并在近期刷新凈值的高點。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首批FOF運作穩健,但截至去年四季度合計規模僅為61.48億元,相比首募規模166.36億元,規模萎縮高達63%。
談及公募FOF規模短期內難以迅速做大的原因,盈米基金副總裁、機構業務負責人劉文紅認為,對老百姓來說,公募FOF是一個新鮮事物,基金公司也需要先行成立產品,有了業績才能加入到未來養老“長跑”的隊伍中。
劉文紅分析,公募FOF作為長期投資的大類配置策略品種,需要經過3~5年的實踐才會有一定的驗證。目前不少公募FOF在運作初期采取穩健的思路,預期獲得年化6%~7%的回報,達到戰勝通脹的投資目標,并希望以穩健的凈值走勢給投資者帶來更好的長期持有體驗。
最牛公募FOF今年已賺27%
事實上,除了首批FOF今年業績表現亮眼外,其他公募FOF包含養老FOF也取得不俗的投資收益。
數據顯示,成立于去年5月的前海開源裕源FOF今年收益率達到了27.57%,單位凈值達到1.23元,這也意味著初始認購該基金的投資者收益超過了20%,并不遜于普通的偏股基金的收益率。
整體來看,目前全市場包含養老FOF在內的27只公募FOF,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為4.69%,除海富通聚優精選外,基金凈值悉數在面值以上。
華南一家大型公募資產管理部負責人對此分析,公募FOF是強調多元配置、回撤控制的投資工具,如果堅持做好大類資產配置,從更長的投資周期看,是可以實現長期較好的投資收益和持有體驗的。“由于單一資產大幅波動無法滿足客戶投資需求,而強調多元資產分散配置的公募FOF,在投資上將更加注重系統性收益,平衡投資者各持倉品種的風險和收益,客戶的持有體驗也會更好,長期也有利于培育價值投資、理性投資和長期投資者。”
劉文紅也表示,首批FOF作為規范穩健運作的市場標桿,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個人把資金投入到養老FOF,全行業有機會做大做強公募FOF。養老目標基金以公募FOF形式運作,就是看到了公募FOF的大類資產配置需要一個長期的投資理念,養老資金的性質最合適與之匹配。
“此前基金行業的長線資金稀缺,公募養老FOF的發展正好可以解決市場長期投資的問題。”劉文紅稱,“散戶持基周期較短,持有不到半年就贖回了,保險、銀行等機構資金也有一定的考核期限,資金的流動與資產配置的做法不匹配,這會導致基金賺錢、投資者虧錢的現象。”
劉文紅認為,公募FOF,特別是養老FOF產品設計了封閉期,都屬于長線資金,資金持有周期變長,基金中基金的形式也讓投資再度分散,有利于更好踐行基金經理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分散投資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