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林證券近期收到黑龍江證監局警示函,原因是作為紅博會展信托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以下簡稱“紅博CMBS”)的管理人,存在對特定原始權益人、擔保人的盡職調查不到位和存續期管理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及時等問題。
紅博CMBS是國內首例商業地產抵押貸款資產證券化(CMBS)違約項目。2017年9月,工大高新發行國內首單獲批的上市公司主體CMBS---紅博CMBS,該項目發行規模為9.5億元,華林證券為資產管理人。
不過,這項原本被市場看好的證券化項目卻意外失利。2018年9月21日,工大高新公告稱,由于公司資金流動性存在較大困難,無法按時足額償還信托貸款,觸發相關合同中的“違約處理”條款;廈門信托宣布該信托貸款于當年9月18日提前到期,并要求工大高新歸還全部未償貸款本金及利息。2018年10月11日,華林證券公告稱,紅博CMBS構成實質性違約。
據了解,證監會每年7月都會披露當年證券公司分類評級結果,而因違法違規行為被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采取行政處罰措施、監管措施或被司法機關刑事處罰,均是扣分項。“被采取出具警示函,責令公開說明,責令參加培訓,責令定期報告,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的,每次扣1分。”
華林證券去年的評級是BB級,創下5年來新低。招股書顯示,2018年1月,因部分被投行項目執行存在不符合規定,華林證券被證監會采取責令改正、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并提交合規檢查報告的監管措施;同年2月,因濱州渤海十六路營業部總經理張士超任職備案材料存在不符合規定的情形,華林證券被山東證監局采取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的措施。
此次被黑龍江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對華林證券會形成何影響?中國網財經記者就此事致電致函華林證券,但相關人員表示“領導批準后才能予以回復”,但截至發稿時,記者仍未收到任何回復。
評級創5年新低外的華林證券,其業績和股價表現也讓投資者頗為失望。數據顯示,華林證券營收、凈利潤已連續3年下滑。2016至2018年,華林證券分別實現營收13.18億、10.67億和10.01億元,同期降幅分別為20.99%、19.05%和6.22%;凈利潤分別為5.89億、4.63億和3.45億元,同期降幅分別為27.8%、21.38%和25.58%。華林證券在2018年年報中表示,公司當年業績主要受A股成交額萎縮、股權融資規模減少等因素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華林證券的“明星業務”投行業務收入也下滑明顯。數據顯示,2017年,華林證券投行業務實現營收3.28億元,為公司第一大業務板塊,占總營收的30.69%;而2018年該業務收入金額2.3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23%,經紀和自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25%和23.18%。華林證券在年報中表示,2018年IPO通過率創新低,優質項目更加稀缺,且投行業務愈加向大型券商集中,中小證券競爭難度加大。另外,華林證券還計提了2190.27萬元的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加3059.89%。
二級市場方面,2019年1月17日登陸A股的華林證券,上市后六個交易日便開板,隨后震蕩走高,于3月7日創出18.35元的高點。不過隨后掉頭下行,截至5月22日收盤報價10.34元,股價跌幅接近40%,市值縮水近200億元。不過,華林證券的估值在行業內依然處于較高水平,其動態市盈率為78.61倍,在A股上市券商中位列第5,動態市凈率為5.48倍,在A股上市券商中位列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