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山集團上市10個月就被“ST”,刷新A股史上紀錄。
7月14日,公司公告稱由于供熱公司不能在7月18日及之前恢復供熱,為上市公司貢獻58.68%營收的原藥合成車間仍將處于停產狀態,按照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將于7月15日停牌1天,7月16日復牌并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公司A股股票簡稱由“豐山集團”變更為“ST豐山”,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5%,股票將在風險警示板交易。
豐山集團去年9月17日上市,公司的農藥產品產量主要以“以銷定產”模式,2018年主要產品銷售量就超過生產量717.33噸,今年一季度銷售量繼續超過生產量411.29噸,今年4月18日公司車間停產后公司恐將無足夠存量可銷。
上市10個月即被“ST”
7月14日,上市還不到10個月的豐山集團發布提示性公告,公司股票于7月15日停牌1天,7月16日復牌并實施其他風險警示,A股股票簡稱由“豐山集團”變更為“ST豐山”。
公司于4月16日接到園區集中供熱公司鹽城市凌云海熱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供熱公司”)對其蒸汽管網全線進行安全檢修通知,公司于4月18日對原藥合成車間進行臨時停產。
截至公告日,園區內企業均處于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工作中,暫未有化工合成類企業復產,根據最新溝通情況,預計供熱公司不能在7月18日及之前恢復供熱,公司原藥合成車間仍將處于停產狀態,復產時間具有不確定性。
因本次臨時停產的原藥合成車間主要生產氟樂靈、煙嘧磺隆、精喹禾靈、毒死蜱四種原藥產品,而1988 年創立以來,這 4 大原藥及其相應制劑產品一直為公司的核心產品,上述原藥產品2018年度實現收入占當年合并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58.68%。
上述情形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3.4.1條第(二)款“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在3個月內不能恢復正常”的情形。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對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豐山集團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完成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提升、檢修升級的相關工作,但復產時間具有不確定性。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后,公司董事會將加快推動復產工作,積極與相關單位溝通,推動供熱公司盡快恢復供熱,待公司相關原藥生產車間恢復生產、穩定運行,將及時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撤銷“其他風險警示”。
生產量或已供給不足
豐山集團主要從事農藥原藥、制劑及農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8年9月17日,正式登陸上交所。
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公司在原藥與制劑的生產與銷售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制劑銷售走勢也存在較強的季節性,制劑銷售旺季通常集中在每年3—9月,對于市場銷量較大的產品,公司一般每年10月份結合往年市場銷售情況,制定“冬儲”生產計劃,從當年11月至次年2月進行冬儲生產備貨。
而此次遭到停產的原藥生產模式為以銷定產,市場管理部根據原藥客戶訂貨情況、市場預測并結合公司庫存情況,按照產品的實際產能制定生產通知單,經審核后下由原藥生產部下發生產計劃通知單(包含數量、質量標準、包裝要求、完工時間等)至原藥合成車間組織生產,產品經過檢驗合格后入庫。
在銷售模式方面,公司主要采取直銷和經銷相結合的銷售方式。原藥銷售主要以直銷模式為主,有利于公司直接快速的掌握下游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制劑銷售主要以經銷模式為主,經銷模式下,公司依托經銷商的市場渠道進行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有利于產品快速進入銷售渠道,降低直接銷售費用以及自建營銷網絡的資金壓力和風險。
采用這一模式,上市之前公司業績穩步增長,2015—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9.77億元、10.19億元、12.59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7481.97萬元、7192.33萬元、1.07億元,同期毛利率分別為25.61%、22.71%和23.44%。
去年農藥行業景氣度較好,原藥價格持續高位,凈利潤為1.39億元,較上年同期更是增29.70%。但受到環保政策、原材料供應緊張以及車間自動化改造的影響,產量與銷量均略有下降,而今年由于受停產影響,1月1日至5月31日公司原藥銷售收入更是較去年同期下降8.67%。
公司2018年主要產品生產量2.26萬噸,而銷售量2.33萬噸,銷售量就遠超過生產量。2019年一季度,公司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總產量為5084.67噸,銷售量為5495.96噸,銷售量持續高于生產量,公司的庫存或已不足,而且制劑產品的銷售旺季正是3—9月,自身原料若儲備不足將對今年銷售產生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