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股票 >

          估值泡沫、落地場景有解?曠視科技赴港IPO 三問AI獨角獸

          日前,人工智能獨角獸、AI四小龍之一曠視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IPO招股說明書。由此,今年5月投資人撤出的疑云終于消散,準備赴港IPO的曠視科技考慮采用“同股不同權”架構。

          曠視科技成立于2011年10月,由清華大學“姚班”印奇、唐文斌和楊沐三位成立。印奇在公開信里寫到:“通過八年實踐,堅定的認為物聯網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主要場景,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大腦,物聯網就是身體。我們的愿景是構建連結及賦能百億物聯網設備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

          如果曠視科技沖擊IPO成功,將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第一股。

          為什么執意要AI第一股?

          “上市是肯定的,我們希望我們是第一個。”曠視科技創始人印奇早早在2017年就裸露了沖擊AI第一股的野心。彼時曠視科技完成4.6億美元的C輪融資,是當年人工智能賽道單筆融資冠,一時風光無兩。

          2018年開始,媒體頻繁傳出曠視即將美股上市的傳聞,不過后來傳聞風向轉至港股謀求上市。這段時間的曠視科技十分靜默,連2018年7月D輪融資6億美元的消息并沒有對外公布。相比之下,AI四小龍中的剩余三家商湯科技、云從科技、依圖科技融資消息紛至沓來,商湯科技估值更是抬高至60億。

          根據港交所新修訂的《上市規則》規定“同股不同權”擬上市公司上市時最低預期市值需達到400億港元,約合50億美元。于是曠視科技5月公布獲得7.5億美元D輪第二階段融資后,估值達40億美金,接近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的上市要求。

          今年以來曠視科技港股上市意愿十分強烈,曾有媒體報道顯示,曠視科技頻繁人員架構調整,某些創收部門甚至下達300%的KPI要求。曠視科技副總裁謝億楠曾經表露過CV(計算機視覺)企業上市面臨的難題,許多商業模式目前尚未能通過達到規模性收入以被證明,融資過快會面臨二級市場是否買單的考驗。

          這一問題,曠視科技被限定時間作答,長達8年時間頻繁的融資與擴張之后,曾經的頭號位置不僅面臨商湯科技的超越,云從科技、云圖科技步步緊逼。IDC相關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規模達7.5億美元。其中,商湯科技占比最高,市場份額達23%;其次是曠視科技,市場份額為20.6%。依圖科技與云從科技分別位列三四位。

          “對于曠視科技,訴求無非兩點,基于公司層面,AI第一股有利于將應用場景進口擴大,建成有護城河的科技巨頭。基于股東層面,將原始股東的投資盡快變現。”券商人士鐘秀(應采訪者要求化名)表示,今年有機會上市對于投資者利益的是較大的保障。

          根據IT桔子人工智能趨勢顯示,截止8月,融資事件數291起,不及去年717起的一半。對于曠視科技而已,在如今估值很高的情況,再尋找新的投資者比較困難,尤其是在資本寒冬的大背景下,下一輪融資難度加大。

          當前,曠視科技股東包括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聯想、創新工場等。螞蟻金服成為曠視第一大機構股東,持股比例15.08%;其次是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4.33%,阿里系系曠視科技最重要的股東。

          估值泡沫、落地場景有解?

          2018年11月,北京衛視播放了聚焦中關村創業六集紀錄片《中關村——變革的力量》。最后一集的落腳點在曠視科技。數年的回顧,看到了曠視科技的數次業務轉型。從最初基于人臉追蹤的游戲《烏鴉來了》到深耕人臉識別技術,與阿里巴巴等巨頭企業合作,實現刷臉支付,切入金融領域和安防領域。

          金融、終端、安防,這是當前CV企業的主要耕耘市場,也構成了曠視科技的主營業務收入。不過曠視科技劃分方式不同,前兩大業務歸于個人物聯網業務,安防屬于城市物聯網業務。即使招股書中多次強調個人物聯網領域,如2018年發布的國產智能手機中,70%使用了曠視的服務,但是營收十分有限。核心收入來自城市物聯網業務,營收從2016年開始占據曠視業務收入一半以上,2016年為53.6%,2018年占比74.1%,今年上半年收入達到73.2%。

          曠視科技雖然業務蒸蒸日上,必須關注到的是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卻有所增加,2018年與2019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戶合計占總收入的22.0%及34.1%。最大客戶2017年、2018年與今年上半年,占總收入的8.0%、10.1%及13.2%。五大客戶中,前兩者均為中國智慧城市管理解決方案的系統集成商(以政府為主)。

          招股書上表明,曠視科技與五大客戶維持一至兩年的業務關系。

          鐘秀認為這種結構或暗藏風險。

          “對于所有的初創企業來說,核心大客戶支持是把雙刃劍。正如蘋果的擴張帶來的國內ODM產業的蓬勃發展。2019年銷量的萎靡也讓數家上市公司面臨巨虧的境地。這就是單一大客戶過于集中帶來的問題。”鐘秀稱。

          鐘秀分析到曠視科技的主要客戶一部分來自于政府部門的采購,另一部分集中于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富士康、聯想、凱德、華潤、中信銀行等國內各細分領域龍頭。但本質上來說,這條賽道太窄,而競爭對手太強,稍不注意可能就會被甩在身后。”

          比如四大CV企業的落地重點都在安防行業,曠視科技與商湯科技的主營業務存在重合,后者在智慧城市、智能手機等均有深入布局。小米、OPPO、vivo不僅是曠視科技的客戶,同時也是商湯科技的合作方。阿里巴巴作為曠視核心股東,同時也是商湯的投資者與客戶。此外包括其他業務領域人工智能企業,也在積極布局安防領域。

          曠視科技在招股書風險里也提到,“行業競爭十分激烈,且在多個主要業務領域面對競爭。倘我們未能在現有或日后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則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或會受到重大且不利影響。”

          IDC發布了《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及應用跟蹤》指出,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17.6億美元,到2023年將達到119億美元。其中,智慧城市中的安防仍然是最大的應用場景。但是激烈的競爭,占總營收7成以上的城市物聯網收入,不僅難有爆發性的增長,同時也很難支撐起曠視科技的40億美元的高估值。

          曠視科技的核心競爭力是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框架Brain++。Brain++為統一底層架構,能夠針對不同垂直領域的碎片化需求定制豐富且不斷增長的算法組合,提供全棧式解決方案,涉及算法、 軟件以及設備。曠視科技尋求新的增量市場——供應鏈物聯網,該領域為曠視當前重點耕耘方向,但是目前在營收上未有良好的貢獻,今年上半年不到5%。

          AI獨角獸為何不選擇科創板?

          今年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市,作為新設立板塊,科創板對科創企業的包容度前所未有:允許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允許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上市;允許紅籌和VIE架構企業上市。它對科創企業的擁抱還體現在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

          未能選擇科創板上市,業內人士也表示,是因為曠視科技已經進入境外上市時間表。另一名券商人士王鳴(應采訪者要求化名)表示,曠視科技很早按照港股搭建的架構,改回科創板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與成本,股東未必也會同意。其次,由于自我造血能力不夠,虧損現狀對投資者有風險,“按照曠視科技估值與盈利狀況,可能沖擊科創板沒戲”。

          根據招股書的數據披露,截至2018年及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曠視科技分別虧損7.29億元及52億元。主要是由于曠視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

          不過,曠視并不認為該組數字能夠準確反映公司營收情況,曠視于2018年的經調整凈利潤為3220萬元,截至2018年及2019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為3270萬元。

          “雖然科創板允許虧損企業上市,但對企業的持續經營或說持續盈利能力要求比較高。企業可以存在虧損,但報告期內虧損應該是縮減趨勢。從曠視科技招股書來看,曠視科技報告期內雖然營收大幅增加,但是(會計角度來說)虧損也是大幅擴大。”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勞業彬分析到:“ 比如和艦芯片,7月份撤回了科創板上市申請,除了同業競爭外,原因之一就是持續盈利能力問題被上交所反復追問。”

          不過,“上科創板估值并不見得比港股低,曠視科技在科創板可能更受追捧。只是概念上的火熱,在監管層面不是第一位的,他們希望企業上市后,能夠有平穩的表現,考量估值是否合理。如小米當前股價表現就是監管層不愿意面臨情況的代表。而且科創板對虧損企業比較謹慎,報了這么多家,只有醫藥企業希望大一些。”王鳴如是說道。

          目前除了商湯科技三緘其口無上市計劃外,AI四小龍的云從科技、依圖科技均多方面消息表示將在科創板上市。

          但王鳴強調,“包括市場業務的需求以及未來的可持續的盈利模式,AI獨角獸還是沒有太經受市場的考驗”,企業多數處于發展早期,過早的面對資本的考驗,風險往往高于機遇。事實上,“當前科創板完成掛牌的企業,不管是資產還是企業規模,以及未來持續發展能力均相對成熟。”

          如港股上市成功,曠視科技將成為繼小米和美團之后,第三家同股不同權港股上市公司。目前小米仍股價不振較發行價腰斬,兩天前美團點評才重回發行價。

          這對于曠視科技來說并非好消息。

          王鳴就認為曠視科技破發的情況可能行比較大。“港股最火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估值是否能到40億美元具有很大不確定性。”該人士認為,曠視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并沒有反應在盈利水平上。曠視科技2018年營收14.27億,但是凈利潤很低,只有3000多萬,業務能不能持續擴大增長仍有很大的問號,即便上市之后,仍然存在巨額的資本支出。”

          不過鐘秀卻提供另外的角度,他保守認為曠視科技主承銷商高盛,作為目前正在謀求國內高科技行業海外上市保薦龍頭,將會保證“首秀效果”。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行業成長帶來的貝塔效應 光伏板塊群雄...
          成交額連續13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 中藥...
          多地發布鋼鐵下半年限產政策刺激鋼價反彈
          *ST天成開盤一字漲停 該股連續拉出第25...
          半導體芯片產業景氣度走高 半導體概念...
          寧德時代總市值突破1.26萬億 股價年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欧美成人18性|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一本伊在人香蕉线观新在线|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一区| www.亚洲欧美| 日产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乱码工厂| 亚洲另类精品xxxx人妖| 男女一对一免费视频|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公司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黄色一级片| 两个丫头稚嫩紧窄小说|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干b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图库99图库| 欧美人与牲动交xxxx|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91嫩草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与公拘交酡过程高清视频 | 神宫寺奈绪jul055在线播放| 国产主播精品福利19禁vip| 884hutv四虎永久7777|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日本边摸边吃奶边做很爽视频| 亚洲xxxx18| 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经典欧美gifxxoo动态图暗网| 国产亚洲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麻豆麻豆必出精品入口|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