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港股退市八年后,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集團”)半導體投資運營平臺——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微電子”)欲沖擊科創板紅籌第一股。根據安排,華潤微電子將在10月25日接受大考。作為首家上會的科創板紅籌企業,華潤微電子科創板之路無疑具有一定的標桿意義。在上交所此前的問詢中,作為境外發行人,與之相關的風險問題也被監管層要求重點補充。華潤微電子最終能否成功沖擊科創板紅籌第一股,值得投資者期待。
首家紅籌企業上會在即
根據安排,華潤微電子即將在10月25日接受科創板上市委的審核。需要指出的是,華潤微電子是一家紅籌企業,而這也是科創板首家上會的紅籌企業。
所謂紅籌企業,是指注冊地在境外、主要經營活動在境內的企業。據介紹,華潤微電子是根據開曼群島法律設立的一家控股公司,下屬的運營實體主要位于境內。華潤微電子曾在港股上市,2011年11月從香港聯交所私有化退市。
華潤微電子科創板申請獲得受理的時間為6月26日,在7月24日獲得問詢。實際上,華潤微電子并非是首家科創板申請獲得受理的紅籌企業。在華潤微電子之前,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號智能”)曾作為申報科創板的第一家紅籌企業以及擬發行CDR的第一家企業而成為市場焦點。不過,九號智能一度遭遇中止審核,華潤微電子則后來者居上。
首家紅籌企業上會在即,無疑備受矚目。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科創板接受紅籌企業申報,且華潤微電子作為第一家即將上會的科創板紅籌企業,顯示監管層將優先試點風險可控的大型紅籌企業,通過摸清具體回歸的操作路徑,根據企業需求和其他部門的相關政策進行調整,完善監管政策,繼續支持紅籌企業回歸科創板上市。“這也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紅籌企業通過IPO或發行CDR的方式登陸科創板,海外注冊的我國優秀新興企業有更多機會回歸,有助于國內投資者擁有更多的投資機會,享受企業快速發展的紅利。”潘向東如是說。
歷經上交所兩輪問詢
潘向東介紹,以前未能有紅籌企業在A股上市,主要是因為一些政策尚不明確,一些問題尚未解決,比如資金跨境流通問題,如何監管企業募集資金的使用等等,這些也是紅籌企業在A股上市的難點。
根據上交所提供的資料,截至10月24日,上交所共計對華潤微電子進行了兩輪問詢。 華潤微電子作為百余家科創板申報企業中僅有的兩家紅籌企業之一,關于紅籌企業涉及到的問題,不可避免地成為上交所在問詢中的焦點。在首輪問詢中,上交所曾要求華潤微電子補充披露與境外發行人相關的多方面風險。
具體來看,包括華潤微電子可能僅在境內市場發行并上市較小規模的股票,公司大部分或者絕大部分的表決權由境外股東等持有,境內投資者可能無法實際參與公司重大事務的決策;境內投資者無法直接作為發行人境外注冊地的投資者,依據當地法律制度提起證券訴訟;投資者是否可以根據境內法律在境內法院獲得以發行人為被告的訴訟裁決執行,取決于我國與發行人注冊地國家或者地區的司法協助安排、發行人與境內實體運營企業之間關系安排等。
此外,上交所在首輪問詢中曾要求華潤微電子就歷次境外融資、股權轉讓、分紅的外匯資金跨境調動情況進行說明。 另外,上交所要求華潤微電子補充披露“募集資金涉及跨境流動的具體情形,是否需要辦理外商投資和外匯相關手續,是否存在相關障礙,如果無法辦理對本次募投項目的具體影響,相關風險是否充分揭示。”
值得一提的是,華潤微電子本次發行A股以港元作為面值。根據介紹,華潤微電子本次發行股票種類為人民幣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港元。以港元作為面值是否符合《證券法》及《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等相關規定在上交所下發的問詢函中也被提及。
系華潤集團旗下半導體企業
除因是首家上會的紅籌企業頗受關注外,華潤微電子隸屬于華潤集團的身份也是市場較為關注的因素之一。華潤微電子是擁有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的半導體企業,產品聚焦于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與智能控制領域,為客戶提供半導體產品與系統解決方案。
股權關系顯示,本次發行前,華潤微電子控股股東華潤集團(微電子)有限公司直接持有華潤微電子100%的股份。華潤集團(微電子)有限公司由華潤集團100%持有。華潤集團則由華潤股份有限公司100%間接持有,華潤股份有限公司又由中國華潤有限公司100%直接控股。華潤微電子稱,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華潤有限公司,國務院國資委持有中國華潤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華潤集團官網顯示,2000年以來,經過兩次“再造華潤”,華潤奠定了目前的業務格局和經營規模,涵蓋大消費、大健康、城市建設與運營、能源服務、科技與金融五大業務領域,下設七大戰略業務單元、19家一級利潤中心,實體企業約2000家,在職員工42萬人。直屬企業中有7家在港上市,其中華潤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數成分股。
作為目前科創板申請企業中唯有的兩家紅籌企業之一,加之背靠華潤集團,華潤微電子的關注度可想而知。從財務數據來看,華潤微電子2016-2018年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為-30269.76萬元、7028.29萬元以及42945.17萬元,業績增速較快。
值得一提的是,因公司對于晶圓制造生產線等生產設備以及技術研發的持續投入,華潤微電子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2016-2018年各期末,華潤微電子合并報表的未分配利潤分別為-35.49億元、-34.79億元、-30.49億元。另外,華潤微電子凈利潤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今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下降43.97%。
針對公司紅籌架構以及業績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致電華潤微電子并向對方發去采訪函,對方表示會組織人員進行回復。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收到對方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