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道臺灣媒體報道稱,美股今年“牛市狂奔”,有望寫下6年來最佳表現,不過此次“大波段”行情散戶卻是逢高獲利了結,今年迄今散戶總共從美股贖回1355億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創下史上最大規模贖回紀錄。不過投資專家認為,散戶此時持股比重偏低,代表這波牛市行情可望續燒。
臺灣《工商時報》網站12月9日報道,根據路孚特公司的統計,今年迄今美股共同基金與歐洲培訓基金會總共遭投資人凈贖回1355億美元,創1992年開始追蹤此項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
報道稱,分析師指出,散戶投資人對美股多頭沒信心主因是擔憂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退。事實上,美股基金自2018年第二季開始即出現資金凈流出,贖回潮總計已連續7季。
富國銀行投資機構資深全球股市策略師斯科特·雷恩表示,“目前散戶投資人對美股的信心不足,甚至沒有追高買盤,而過去多頭行情觸頂前,必會看到許多散戶追高買盤不斷進場,美股基金吸金力也是節節高漲。”
路孚特公司指出,美股贖回潮系出現在共同基金,今年迄今總共呈現2208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出,反觀美股ETF雖然呈現853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不過吸金量卻是創下8年來最低。
報道介紹,散戶逢高減碼并未打擊美股多頭氣焰,標普500指數今年迄今仍大漲25%,很有機會創下2013年以來最大年線漲幅紀錄。
投資專家分析指出,散戶投資人近年來對美股的影響力已逐漸下滑,取而代之的是企業法人。近年來,美股企業的庫藏股(又稱“回收股”,指股份公司有權在市場上用公司資本或法定公積金收買自己發行的股票,或由股東贈給原公司發行的股票——本網注)金額已創歷史新高。
根據高盛的研究報告,若包括員工分紅配股,今年美企庫藏股的買超總額估計高達48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