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銀行通過港交所IPO聆訊并發布公告稱,擬在港交所發行22億股,其中公開發售2.2億股,國際發售19.8億股,發行價格為2.46港元至2.61港元,預計12月30日正式上市。
公開消息顯示,貴州銀行是貴州省內唯一一家省級城商行。改行持股5%以上股東包括:貴州省財政廳、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安新區開發投資和遵義市國有資產投資,持股比例分別為15.49%、14.13%、8.48%和5.8%。
值得注意的是,若成功上市,貴州銀行將成為繼貴陽銀行A股上之后,貴州省第二家上市銀行。
中國網財經記者就貴州銀行登陸港交所等相關問題致電致函貴州銀行,該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臨近上市,相關數據不便透露,以我行在香港披露的數據為準”。
資本充足率告急 港股或為無奈之選
事實上,貴州銀行上市計劃早已有之,早在2015年,在A股IPO受阻的情況下,貴州銀行就曾提出“全面啟動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項目”的議案。按照新三板掛牌的相關要求,同時本著保護股東合法權益的原則,貴州銀行還對所有股東進行股權確權工作。但在一系列準備工作后,貴州銀行登陸新三板一事卻始終無果。
此后在2018年,貴州銀行董事長李志明在2018年工作會議上曾表示,“早日達到上市標準,各方面工作都要對照上市銀行標準來推進,擇機登陸資本市場”。而在貴州銀行隨后發布的五年發展目標中也提到將“盡快登陸資本市場”作為該行五大目標之一。
至于為何選擇將港交所作為上市地點,業界紛紛猜測是由于近年來該行一系列的高層變動所導致。2017年5月,該行首任董事長兼行長肖瑞彥辭職后,李志明于2018年1月被正式推薦為貴州銀行董事、董事長人選。同年2月2日,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公布消息稱,同意推薦許安為貴州銀行董事兼行長人選、推薦肖慈發為監事長人選、推薦胡良品為副行長人選。
而根據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第十二條顯示,“發行人最近三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近年來一系列的高層變動,或使貴州銀行被迫選擇赴港上市。
業內人士表示,貴州銀行將“盡快登陸資本市場”作為該行的五大目標,或許是為了盡快緩解該行的資本補充壓力。
貴州銀行2018年年報顯示,該行去年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83%、10.62%、10.62%。而根據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同期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2%、11.58%、11.03%。貴州銀行資本充足率三項指標明顯低于同期國內商業銀行平均水平。
此外,進入2019年后,貴州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仍未得到提升,并有逐季度下降的趨勢。公開消息顯示,截至一季度末,該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78%、10.52%、10.52%;截至二季度末,該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51%、10.31%、10.31%。
盡管貴州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告急,亟待上市補血,但目前A股、H股銀行股股價表現均較為慘淡。晉商銀行作為2019年第一只登陸港股的銀行股,除面臨新股公開發售認購不足的窘境外,上市半年市值“縮水”已過半,股價也一路下滑至“腰斬”。此外,浙商銀行、渝農商銀行在A股新上市一度面臨“破發”的窘境、超2/3上市銀行股“破凈”。
此時選擇上市對于貴州銀行來講,或許并不是最好的選擇。中國網財經就此致電致函采訪該行相關負責人,但對方并未對此作出回復。
上市前終達開業目標
貴州銀行年報顯示,2018年貴州銀行資產規模達3415億元,增幅19.25%;實現營業收入87.7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凈利潤28.77億元,同比增長27.54%。
值得注意的是,貴州銀行于2012年10月掛牌成立時為自己定下“開業一年資產翻番,達到1000億元,三年內資產規模達到2000億元,五年內達到3500億元”的目標。
目前來看,目標雖未如期達成,但遲到的幸福總好過缺席。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貴州銀行資產規模終于突破3500億元的目標,達到3896.22億元。
按照業務線劃分,貴州銀行營收業務包括公司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從營收占比方面看,公司銀行業務是貴州銀行絕對的主力,2016-2018年,該行公司業務營收占比分別為88.4%、85.7%和80.9%。
零售業務方面,盡管貴州銀行網點已經覆蓋了貴州省的88個縣,但近三年來該行零售業務占比無明顯增長。2016年-2018年,該行零售業務營收占比分別為9.5%、9.9%、9.6%。
與零售業務占比持續維持低位情況相反的是,貴州銀行的個人貸款不良率卻持續高于該行對公貸款不良率。2016年-2018年,該行個人貸款不良率分別為2.15%、3.03%、1.57%,均高于同期該行整體不良率。
于包商銀行剩余同業存款仍有1.51億
值得注意的是,在貴州銀行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中,除披露該行近年來的經營狀況外,還透露了其與包商銀行的業務關聯及相關風險。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二季末貴州銀行在包商銀行的同業存款為人民幣14.50億元,且作為存款存放于包商銀行的非保本資管產品籌集的資金為人民幣7.32億元。
貴州銀行表示,2019年下半年,該行于包商銀行的所有同業存款均已到期,且已獲償付人民幣13.14億元。截至最后可行日期,該行于包商銀行剩余的同業存款為人民幣1.5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