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后的春節假期已經結束。根據滬深交易所最新公布的安排,A股將于今日(2月3日,正月初十)正式開始農歷鼠年的首個交易日。
目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仍在持續,春節后A股市場走勢預計如何?業內又是怎樣預判后市表現呢?
歷年節后5個交易日上漲概率達9成
1月23日,A股打響了農歷豬年收官戰。當天兩市跳空低開,盤中滬指再度擊穿3000點,深成指跌逾4%。截至收盤,滬指跌2.75%報2976.53點,深成指跌3.52%報10681.90點,創業板指跌3.32%報1927.74點。
整體來看,A股在農歷豬年(2019年2月11日-2020年1月23日)的237個交易日內,交出的成績單還算不錯。滬指雖連續12次重返3000點后,在最后一個交易日失守關鍵點位,但從2613.17點反復震蕩攀升至2976.53點,累計漲幅達13.68%;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累計上漲39.01%、51.64%。
彼時,中金公司認為,在春節長假前的短期流動性與資金面影響下,部分投資者在累積一定收益后在長假來臨前選擇獲利了結,可能導致市場偏低迷、成交萎縮,但這并不影響A股市場中期積極趨勢。
對于節后A股走勢,從歷史數據來看,2010年至2019年的十年間,雖然節后首個交易日滬指跌多漲少,但從節后5個交易日數據來看,滬指除了在2013年飄綠外,其余9年全部上漲,上漲概率達9成。
另據民生證券統計,在春節之后的5、10、20個交易日里,滬指的上漲概率分別達88.23%、76.47%、88.23%,平均漲幅分別為1.88%、1.95%及2.66%。
這也正是節前一些機構基于統計意義給出持股過節策略的原因。國信證券分析師燕翔指出,從漲跌幅情況看,過去十年春節紅包具有顯著的低風險高收益的特征,市場表現確實存在著較為顯著的春節效應。
黑天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縱使有歷史數據作為支撐,但今年較為特殊的,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只“黑天鵝”。
1月27日,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農歷正月初九,星期日),2月3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
同日,滬深交易所發布通知,明確延長2020年春節休市至2月2日(星期日),2月3日(星期一)起照常開市。而原定安排為1月31日(星期五)開市,相當于調整后只是晚了1個交易日開市。
而在上述通知發布之前,就有業內人士不建議延遲太久開市,理由之一是A股已被MSCI納入指數系統,而不允許股票隨意停牌是納入的重要前提。另外,外資在A股市場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延遲開市時間過長,影響的不僅是國內投資者,還是全球的投資者。
回頭看,A股此前在“非典”期間就有延遲開市的先例。
2003年4月28日,證監會決定延長證券、期貨市場“五一”休市時間,將原定5月1日至5月5日的休市安排改為5月1日(星期四)至5月9日(星期五)休市,5月12日(星期一)開市。
值得一提的是,開市前一天,證監會于2月2日下午發聲,回應市場關切。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指出,A股休市時間越長,積累的各種壓力會越大、不確定因素會更多。決定2月3日正常開市,是證監會對各種方案進行了負責任的論證,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經綜合評估后的結果。
上述負責人強調,對于開市后A股市場可能出現的異動,有關部門將保持高度警惕,堅持底線思維,出臺和研究對沖工具,緩解市場恐慌情緒。
業內:A股中長期向好的方向不變
在此次疫情影響下,即將開始交易的A股市場備受關注。通過梳理券商研報和專家觀點,多數看法較為一致,認為疫情可能繼續影響短期情緒,但中長期向好的方向不會改變。
中泰證券指出,由于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后,A股市場生態發生較大的變化,因此一定程度上2003年“非典”期間的市場表現不一定能反映當下市場。僅從主題角度來看,疫情的爆發短期可能會對股票市場預期形成沖擊,但這種預期將強化市場對逆周期操作的信心。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節后A股走勢主要取決于疫情擴散的情況,中長期來看,疫情不會改變慢牛長牛行情,節后如果市場回調幅度較大,恰恰是低吸優質股票的時機。
光大證券認為,決定市場大勢的根本因素是政策經濟周期基本面。在一周左右的短期內,疫情擴散可以通過情緒對市場運行造成擾動;在一年的長期維度,疫情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之前的短期擾動是長線投資者難得的加倉機會。
華泰期貨在研報中直言,預計年后開盤A股將迎來一波短期的急促下跌。但與“非典”期間不同,目前中國經濟處于降準降息階段,容易形成資金推動型的股市上漲;中國資本市場加快改革在一定程度吸引境外資金及境內中長期資金加快流入,源頭活水不斷,股市中長期仍然有上行動力。
行業配置方面,天風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彪認為,疫情對市場的沖擊可能是階段性的,且不改變市場的板塊風格。疫情升級時,抗跌行業可能為前期強勢的科技股及醫藥股;疫情結束后,市場大概率仍遵循原來的景氣主線,即科技股行情。
招商證券張夏團隊則認為,由于疫情的不確定性,布局思路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醫藥醫療器械,在疫情尚未緩解前將成為避險板塊;二是TMT(計算機、傳媒、電子、通信),由于疫情影響,包括游戲、在線影視、在線教育、消費電子等“宅消費”未來一段時間將保持高景氣;三是金融地產汽車,面對疫情沖擊,政策有必要更加積極,一旦疫情有所緩解,市場將更加聚焦政策的發力點。
方正證券胡國鵬團隊稱,配置上堅定看好成長,成長的核心邏輯在于產業周期,目前是5G引領;宏觀層面的擾動是布局機會,可關注互聯網傳媒、醫藥生物、銀行等行業。